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C > 刺五加

刺五加

【拼音名】Cì Wǔ Jiā

【别名】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Maxi-m.]

采收和储藏:人工栽培的分蘖株要生长3-4年后采收,实生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采收。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采收根、根茎及茎,去掉泥土,切成30-40cm长,晒干后捆成小捆,或切成5cm长小段,晒干后装袋保存。药用叶可在8月采摘,干燥后保存。有的地区夏、秋两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放干燥处贮存。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m。茎通常密生细长倒刺。掌状复叶,互生;吉柄长3.5-12cm,有细刺或无刺;小叶5,稀4或3,小叶柄长0.5-2cm,被褐色毛;叶片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以,下面淡绿以,沿脉上密生淡褐色毛,边缘具重锯齿或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单个或2-4聚一成稀疏的圆锥花序,总花梗长达8cm;花梗1-2cm;萼筒绿色,与子房合生,萼齿5;花瓣5,卵形,黄色带紫;雄蕊5;子房5室。花柱细柱状。核果浆果状,紫黑色,近球形,花柱宿存。种子4-6,扁平,新月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发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微荫蔽。宜选向阳、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砂质壤土。种子有胚后熟物性,种胚要经过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之后才能萌发。

栽培技术 用种子、扦插及分株繁殖。种子繁殖: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浸泡1-2d,搓去果皮,混拌2倍湿砂,在20℃左右温度下催芽,每隔7-10d翻动1次,约3个月左右。待种子有50%左右裂口时,放在2℃以下低温处贮藏,于第2年4月中旬,按8cm×8cm等距播各,每穴2-3颗种子,覆土2cm左右,盖3-5cm厚树叶。5月出苗,除去覆盖物,浇水保持湿润,生长2年后移栽。扦插繁殖:在6月中、下旬剪取半木质化嫩枝,留一片掌状复叶或将叶片剪去一半,将插条在1×10-3PPm吲哚丁酸溶液中蘸一下,促进生根,。插床上覆盖薄膜或拾帘遮荫,每日浇水1-2次,约20d左右生根,去掉薄膜,生长1年后移栽,按行株距2m×2m挖穴定植。分株繁殖:早春将分蘖株剪下,挖穴定植。

田间管理 苗高6cm时,间除过密的苗,适当松土除草,秋末培土约3cm。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纵皱,弯曲处常有密集的横皱纹,皮孔横长,微突起而色淡。根圆柱形,多扭曲,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皱纹明显,皮较薄,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共同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白以。①韧皮纤维长条形,平直或稍弯曲,有的一边波状,末端稍尖或钝圆,长180-650μm,直径16-54μm,壁厚4-18μm,孔沟粗而密,表面可见斜向交错纹理,有的胞腔具菲薄横隔。②草酸钙簇晶直径11-64μm,棱角大而较钝;有的含晶细胞数个相接,簇晶排列成行。③射线细胞切向纵断面观呈类圆形或长圆形,切向壁具斜向交错或不规则网状纹理。④导管为网纹和梯纹。此外,有木栓细胞及少数淀粉粒。

【化学成份】根含刺五加甙(eleutheroside)A、B、B1、C、D、E,刺五加甙A即是胡萝卜甙(daucosterol),刺五加甙B即是丁香甙(syringin)[1,2];根还含芥子醛葡萄糖甙(sinapaldehyde glu-coside),松柏醛葡萄糖甙(coniferaldehyde glucoside),松柏甙(coniferin)[3]鹅掌楸甙(liriodemdrin),苦杏仁甙(amygdlin)[4],3β-[O-β-D-吡喃葡萄[FS:PAGE]糖基(1→3)-O-β-D-吡喃半乳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6α-羟基-β-D-galact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ronopyranosyl]-16-hydroxy-13β,28-epoxyoleanane],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6-α-羟基-13β,28-环氧齐墩果烷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刺五加对家兔脑电图有轻度激活作用,可减弱水合氯醛、巴比妥钠和氯丙唪的抑制作用[1]。但另有报道,给小鼠1次腹腔注射刺五加水提取物40mg/kg、160mg/kg、320mg/kg,或每日腹腔注射80mg/kg、160mg/kg,连续4-5d,均可出现镇静作用,减少环已巴比妥睡眠潜伏期,延长其睡眠时间;连续给花镇静作用更强[2]。刺五加花果挥发油乳剂、醇提取物或水提取物5ml-kg(1g生药/ml)腹腔注身均可明显延长上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3]。腹腔注射刺五加醇浸膏、水溶液10g/kg能明显抑制苯甲酸钠咖啡因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腹腔注射50%醇浸膏的水溶多糖0.5ml/只,能显着延长印防已毒素引起的小鼠惊劂的潜伏期[4]。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机量尚不清楚,但其抑制作用是抑制了某些药物代谢酶[2],其兴奋作用不同于苯丙胺类化合物,不影响正常睡眠过程,但与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及剂量大小有关[1]。用刺五加喂养老年大鼠2个月后,能使纹状体,中脑和延脑中MAO-B(单胺氧化酶B)活性明显下降,但使下丘脑MAO-A活性上升22%。提示刺五加可能是通过改变某些脑区MAO及其同工酶活性,影响单胺类介质水平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5]。

2、对非特异性刺激的作用 (1)抗疲劳作用 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及刺五加总甙对多种疲劳动物模型均有抗疲劳作用,总甙的作用较根的提取物为强,也较人参提取物及人参总甙强[6]。小鼠制动后观察虚脱出现时间结果表明,刺五加粗甙有明显抗劳作用,刺五加甙E效果最好[7]。给小鼠灌胃刺五加浸膏劳作用[4]。给大鼠腹腔注射刺五加总甙15mg/kg,游泳后休息1h可消除全部氧俩,而对照组大胆鼠氧耗量仍高于正常值62%。给刺五加总甙大鼠游泳2h后,可部分预防肌肉内ATP、糖原和磷酸盐的减少以及乳酸、丙酮酸的增加[8]。每日服刺五加茎皮水提取物500mg/kg,共21d,或以其水提取物中得到的丁香树脂酚-二-O-β-D-葡萄糖甙50mg/kg,连服18d,均能显着延长大鼠负荷游泳时间[9]。从小鼠爬绳试验测得刺五加总甙有兴奋作用,抗疲劳作用[1,5,7]。强近小鼠剧烈摆动(振荡)4h,以产生疲劳状态,于摆动前灌胃刺五加水提取物250mg/kg500mg/kg、1000mg/kg,均能明显防止因摆动引起小鼠身体和抓握紧张性以及肛温的下降。摆动后给或,加速小鼠上述变化的恢复,但对探查运动、自发运动和运动胁调的减少没有作用。水提取物对疲劳的预防作用比促进恢复作用更强。给小鼠灌胃丁香甙100mg/lg可明显防止小鼠因摆动引起的抓握紧张性和探查运动的减少;50mg/kg、100mg/kg能加速上述活动的恢复;100mg/ht能加速自主活动的恢复。丁香甙对疲劳的预防作用和促进恢复作用基本相同。给小鼠灌胃丁香树脂酚-二-O-葡萄糖甙25mg/kg、50mg/kg、100mg/kg,能防止小鼠摆动后探查活动和自主活动的减少,25mg/kg、100mg/kg剂量量能加速上述活动的恢复,其促进恢复作用比预防作用强[10],将小鼠强近悬吊30-60min,悬吊后立即给小鼠灌胃刺五加提取物500mg/kg、丁香甙100mg/kg、丁香树脂酚-二-O-葡萄糖甙500mg/kg,每日悬吊给药1次,连续9d,造成慢性应激引起小鼠疲劳状态,结果,水提取物和丁香甙对上述应激小鼠性行为减少及肛温降结果,水提取物和丁香甙对上述应激小鼠性行为减少及肛温降低有保护作用;丁香树脂酚-二-O-β-D[FS:PAGE]-葡萄糖甙对上述小鼠性行为减少,肛温降低及记忆恢复障碍和肾上腺增大均有保护作用,但对肾上腺、下丘脑部位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增加,肾上腺和血清中皮质酮含量无明显改变[11]。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2g,加甲醇适量,制成100%(W/V)溶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紫丁香甙、异贝壳杉烯酸、β谷甾醇、4-甲醇-水(7:3:1,下层澄清液)展形15cm,喷以10%硫酸深液,105℃恒温箱中烘4min显色。供试品溶液色谱中,仅与对照品紫丁香甙、β谷甾醇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形的薄片。切面黄白色,显纤维性,周边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性味】味微苦;辛;性温

【归经】归脾;肾;心经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益气安神;活血通络。主肾虚体弱;腰膝酸软;小儿行迟;脾虚乏力;气虚浮肿;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健忘;胸痹疼痛;风寒湿痹;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分享到:
上一篇:刺血红   下一篇:虫牙药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