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Diāo Wěi
【来源】为鼬科动物紫貂的尾或皮毛。
【原形态】
紫貂,又名:黑貂(《国策》),栗鼠(《尔雅翼)),貂鼠、松狗(《纲目》)。
体长38~56厘米,尾长12~18厘米,体重0.5~0.8公斤。体形细长。鼻面部尖。耳大,略成三角形。四肢短,五趾,爪小而弯曲锐利。冬季毛茸密,绒毛丰厚,连掌跖全都被毛。全身棕褐色,稍搀黄白色毛。头颈部颜色淡,呈灰棕色,耳部更淡。颊部灰棕色,喉胸部呈橙黄色,胸部杂有棕褐色毛。尾毛蓬松。
栖于寒冷地带树林中,筑巢于树洞或树根下、石堆内。夜间较活跃,善爬树。单独生活。以各种小型啮齿类为食,亦食松鼠、兔、鸟类和鸟卵、松子、浆果等。4~7月间交配,怀孕期9~10个月。每胎1~4仔。
【生境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
【功能主治】《养素园传信方》:冻疮,烧存性为末,掺烂处。未破者,香油和搽。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