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E > 峨参

峨参

【出处】《峨嵋药植》

【拼音名】é Shēn

【别名】田七(《四川中药志》),金山田七(《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峨参的根。3~4月或9~10月采挖。截去茎杆,洗净,刮去粗皮及尾须,用沸水略烫后,晒干或微火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直根粗大。茎圆柱形,中空。叶互生,长10~30厘米,2回3出式羽状分裂或2回羽状分裂;裂片披针状卵形,长1.5~3.5厘米,宽5~15毫米,边缘羽状缺裂或齿裂,下面疏生柔毛;叶柄长5~20厘米。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无总苞,小总苞片5~8,卵形或披针形,全缘,有毛;花杂性,雄花较多;萼齿不显;花瓣5,白色,先端钝或突尖。双悬果条状管形,先端渐狭,在中缝处收缩,内侧有显著的槽,顶端有2个宿存柱头。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于中山区的阴处或半阴处。分布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性状】

干燥根呈条形或圆锥形,长3~7厘米,中部粗1~2厘米。顶端有茎痕,侧面偶有锥形小突起:尾端渐细小。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粗环纹质坚实沉重,断面黄色或黄棕色,肉质细致。气微,味微辛辣带甘。以质坚实、色白黄、根条粗及环纹细致者为佳。

【化学成份】根含峨参内酯即去氧鬼臼毒素、异峨参内酯以及还原糖、蔗糖,淀粉等。花含黄酮甙,为木犀草素在C7上的糖甙。

【炮制】以水浸湿,闷润4小时,切碎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甘辛,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胃、肺三经。

【功能主治】

①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脾虚食胀,四肢乏力,肺虚咳喘,老人夜尿,并消水肿。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胃病,通气。

③治跌打伤吐血。(四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四川中药志》:凡邪实而正气未虚者忌用。

【摘录】《*辞典》

分享到:
上一篇:峨参   下一篇:峨参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