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Tuàn Ròu
【别名】貒猪肉(《圣惠方》)。
【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冬季捕捉。
【原形态】
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雅》郭璞注),獾豚(《本草拾遗》),地猪(《医林纂要》),沙獾。
体粗壮,身长65~70厘米,尾长14~17厘米,体重约10公斤。形似狗獾,额部宽。吻较长,鼻垫与上唇之间无毛。四肢粗壮,前后肢均具淡黄色的利爪。全身黑棕色而杂以白色。背毛基部白色,中段黑棕色,毛尖白色。头部自鼻尖到颈部有一白色纵纹,两颊从口角到头后各有一白色短纹。耳缘白色,喉、颈部白色或黄白色。四肢棕黑。尾白色或黄白色。
生态与狗獾相似,自平原到海拔3000米左右高山上均有。住岩洞或穴居于地下。夜间活动,性凶猛,视觉弱,嗅觉灵敏。杂食性,以植物的根、茎、果实或爬虫类、鱼类、小鸟、鼠类为食,亦吃昆虫。春季产仔,每胎约4仔。
本动物的骨(貒骨)、脂肪油(貒膏)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
酸,平。
①《食疗本草》:平,味酸。
②《纲目》:甘酸,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
补脾胃,利水道。治虚劳羸瘦,水胀,久痢小儿疳积。
①《唐本草》:主久水胀不瘥垂死者,作羹臛食之,下水。
②孟诜:主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可煮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和酱食之。又瘦人可和五味煮食,令人长脂肉,肥白。
③《本草图经》:主虚劳,行风气,利藏府,杀虫。
④《日用本草》:治上气虚乏,咳逆劳热,和五味煮食。
⑤《医林纂要》:补中,益气血,杀虫,治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附方】治十种水病:貒猪肉半斤细切。上用粳米三合,水三升,入葱、豉、椒、姜作粥,每日空腹食之。(《圣惠方》)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