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慢性胃炎:疏肝健脾和胃

慢性胃炎:疏肝健脾和胃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胃镜诊断的普及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进展,慢性胃炎的确诊病例逐渐增多,据统计,慢性胃炎约占门诊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由于浅表性胃炎可逐渐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发生癌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近年来引起中西医的高度重视。

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痛”、“嘈杂”、“吐酸”等范畴,尤以胃痛为主症。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素问·举痛论篇》所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主疏泄,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即可发为胃痛。所以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胃病源流》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又可形成瘀血胃痛。肝与胆相表里,皆属木,肝气不舒,可导致胆失疏泄,通降失常,逆行犯胃,肝胆胃气机阻滞,也可发生胃痛。《灵枢·四时气篇》曰:“邪在胆,逆在胃”。此外,中焦虚寒,胃失温养而痛。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亦致胃痛。

胃痛虽可由饮食不节、忧思恼怒、寒邪客胃、脾胃虚弱等多种原因导致,而以肝气犯胃尤为多见,正如叶天士所言:“厥阴顺乘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愈横”。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疾病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等因素引发,多为邪实;病久常兼脾胃虚弱,虚实夹杂之证居多。肝气郁滞,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为其主要病机。

辨治方药

仲景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虽证属肝气犯胃,但应疏肝、健脾、和胃并调,故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其主要治法。自拟“柴附饮”。

方药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姜半夏10克。

方解:柴胡疏肝利胆,理气解郁,以祛发病之源,故为君药;香附、川楝子理气止痛,并增强柴胡疏肝解郁之力,故为臣药;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与疏肝理气之剂相伍,以达扶土抑木之效,故为佐药;厚朴、陈皮、枳壳理气和胃;姜半夏降逆止呕,四药共为使药,诸药相伍,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显著的抗炎、止痛作用;香附、川楝子可抑制胃肠痉挛,并促进胆汁排泄,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白术、茯苓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道植物神经,促进胃肠平滑肌运动;甘草可促进胃黏液分泌,提高胃黏膜氨基己糖含量,增强胃黏膜——黏液屏障;陈皮、枳壳可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运动;半夏可降低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

加减运用:古有“通则不痛”的治痛大法,主张采用散寒、消食、理气、泄热、化瘀、除湿以及养阴和胃、健脾温阳等治法,杨牧祥认为,胃痛以肝胃不和多见,证有寒热虚实瘀滞错杂之不同,治疗本病必须紧紧把握“六腑以通为用”、“胃以和降为顺”的生理特点,法以调理气机,使气机通降为要,兼以清火、养阴、化瘀、散寒、益气等治之,随症加减。若肝气郁滞,伴见脘胁胀痛,善太息者,酌加佛手10克,香橼10克,郁金10克,姜黄10克,疏肝理气;若郁热较重,伴见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者,酌加川黄连10克,栀子10克,清热泻火;若胃肠积热,腑气不通,伴见口臭便秘者,酌加火麻仁10克,郁李仁10克,润肠通便;若瘀血阻滞,伴见胃脘刺痛,夜间尤重者,酌加元胡10克,檀香6克,活血止痛;若胃气虚弱,食滞胃脘,伴见嗳腐饱胀,食欲不振者,酌加焦三仙各15克,鸡内金10克,健胃消食;若肝火犯胃,胃气不和,伴见泛酸烧心者,酌加黄连10克,吴茱萸6克,鸡内金10克,乌贼骨15克;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伴见嗳气呃逆者,酌加丁香6克,柿蒂10克,生枇杷叶15克,旋覆花10克(包煎);若湿郁阻滞,脾胃失运,伴见胸脘痞闷,纳呆食少,舌苔厚膩者,酌加荷梗10克,佩兰梗10克,藿香梗10克;脾胃虚弱,伴见形体消瘦,大便溏薄者,酌加炒扁豆10克,炒山药15克,炒薏苡仁15克。

分享到:
上一篇:善用“调和”求佳效   下一篇:半夏泻心汤的简介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