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脉是单一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就是沉脉,只不过在沉的程度上更加重于沉,即所谓“沉极而伏”。所以古人说沉脉要按至筋骨之间乃得,而伏则须推筋著骨,说明它与{冗是个程度上的差别,从脉形的性质讲是一类,所以在分类上将伏归于沉沉脉一类。
最早讲论伏脉脉形的是《难经》,在“十八难”上说:“人病有沉滞久移聚可切脉而知之耶?……右手脉沉伏……伏者脉行筋下也。……”按此段经文,举右胁有积气脉象变化之例,前面说脉沉伏,后又单解释伏脉脉形,“伏者脉行筋下也”。实则是概括沉与伏而言,不可以辞害意。另外亦可见《难经》时期对沉伏二脉尚不认真分别,亦可能用伏作为沉的形容。正式提出伏脉脉形的是《脉经》:“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一曰手下裁动。一日按之不足,举之无有,一日关上沉不出,名日伏。”重指著骨乃得遂为伏脉定说,此后各家例多宗之而无异议。例如崔氏《脉诀》说:“伏则沉极。”“伏按至骨。”《诊家枢要》说:“伏,不见也。轻手取之,绝不可得,重取之,附著于骨。”《外科精义》说:“伏脉之诊,比沉而伏,按之至骨方得,与沉相类。”《脉诀指掌》说:“伏者,沉伏不出,着骨乃得。”《濒湖脉学》说:“伏脉重按著骨,指下裁动,脉行筋下。”《脉语》说:“伏脉形潜,隐于骨间日伏。”总之历代脉书文字虽有出入其意类多同于《脉经》的说法。
所谓脉行筋下,所谓著骨乃得,不过形容其深在取脉时要重按而已,按脉是间接的至骨不至,骨亦是间接的,绝不同于用一个可以造成损伤的尖锐的物体刺入皮肉至脉至筋至骨。在这个问题上亦是不能凿凿而言的。但自此以来却亦出现了凿凿而言的说法,反倒以辞害义了这就是所谓“推筋著骨”之说。如《濒湖脉学》又说:“伏脉推筋著骨寻。”《通雅·脉考》说:“重按亦无,推筋乃见。”《脉诀汇辨》说:“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始得其形。”李中梓《医宗必读》说:“伏脉行于骨肉间,重按不见,必推至筋骨乃见也。”后如《四诊抉微》、《医宗金鉴》、《洄溪脉学》、《脉诀启悟注释》、《脉确》、《医悟》、《医学探骊》、《脉论要篇》、《脉如》等无不强调“推筋著骨”,但这是不实际的,试问指下如何摸着筋,又如何将它推开,怎样才能说是已经著骨了呢?《沈氏尊生书》说:“其象极重按之,至于透筋着骨,指下始觉隐脉然。”《中国医学大辞典》亦说:“按之须透筋著骨。”云云。其失说与推筋著骨类同。古人亦有将伏与绝不互相鉴别的,例如《医学人门》说:“伏潜骨里形方见,绝则全无推亦闲。”就是说脉绝不至,重按之亦不可得见,何梦瑶亦说:“按至骨乃见,或竞有不见者。”历代脉书对伏脉亦有一些不当的论述,略举几个问题分析如下。
例如《脉诀》说:“伏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呼吸定息全无,冉冉寻之,不离三关,日伏。”没有说出伏的明确性质部位;依稀影响,自相矛盾,李时珍说:“寻之但有,定息全无,殊为舛谬。”批判是中肯的。又如丁注用说:“其脉行于筋下,时止,名日伏也。”不应当将间歇列入伏脉的一个条件。《景岳全书》说:“如有如无,附骨乃见。”如有如无不是伏脉的条件。《诊宗三昧》说:“隐于筋下,轻取不得,重按涩难,委曲求之,附著于骨。”涩难就是涩,不应列入伏脉脉形之中。《脉理求真》亦有“重按涩难”之说误,与《诊宗三昧》同。《脉诀阐微》说:“伏脉指按,始终不可得,或隐隐约约,成有或无者,是邪气搏结正气而不能出也。”亦不是伏脉的脉形。另外《诊家直诀》提出:“深而迟,伏也。”亦是不对的,因为迟是不能做为伏脉的条件的。
伏脉有部位之分,李时珍说:“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日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汗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之义。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也。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必死。”《诊宗三昧》说:涩脉“而有三部皆伏,一个独伏之异。”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丁伏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伏脉是单因素的脉象。
2、伏脉极沉的脉,虽属沉类,但程度上与沉脉有很明显的差异。
3、伏脉须要用极重指按之方可得觅。
4、伏脉古有“脉行筋下”之说,一般认为著骨乃得。
5、伏脉一般较细小,而且与其他脉象构成兼脉的机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