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内科 > 肺系疾病 > 哮病 > 哮病的病因病机

哮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是指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属于痰饮证的“伏饮”证。

西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心源性哮喘; 其他肺部过敏性疾病

病因病机

病因

1、外邪侵袭

风寒、风热→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夙根 ”

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动物毛屑→肺失宣发→津液凝聚→痰浊内蕴

2、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津液凝聚,寒饮内停。

嗜食酸咸、甘肥、甜腻→积痰生热→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夙根。

进食海羶鱼虾蟹等发物→脾失健运。

古有“食哮”、“鱼腥哮”、“卤哮”、“醋哮”、“糖哮”。

3、体虚病后

素质不强——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易受外邪侵袭→“幼稚天哮”。

病后体弱——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肺气亏虚→气不布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旺→蒸液为痰→痰热胶结。

神经因素:支气管粘膜下迷走神经感受器的易感性增高,常由呼吸道感染和寒冷空气或精神因素等的刺激所致,故多属内源性哮喘。

病机

发病——上述各种病因,既是引起哮病的病因,又是每次发病的诱因: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

基本病机——“伏痰”(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致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气道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气喘。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为痰阻气闭,以邪实为主。痰的产生,由于肺失宣发,或肺不主气,气不布津;脾虚不能运输水精;肾虚不能蒸化水液(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为痰)→凝聚为痰,伏藏于肺→宿根(诱因)→哮病。

宿根——过去即有旧的病根。以哮病而言,伏痰为其主因。故一般认为痰为本病之宿根。病理因素除痰外,还有气、火、风、瘀等。

病位在肺,关系到脾肾。

发作期——主病在肺——邪实为主。

缓解期——肺肾脾,与五脏六腑皆有关联——正虚为主。

病机转化——由于病因不同,可有寒痰、热痰、寒包热哮之分。

因寒邪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寒痰——冷哮。

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热痰——热哮。

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寒包热哮。

反复发作→正气耗伤;素体肺肾不足——虚哮。

寒热相互转化——寒痰内郁化热,或热证久延转从寒化从实转虚——病久反复发作。寒痰伤及三阴三阳。由实转虚-肺脾肾虚候 热痰耗灼肺肾之阴。

虚实互为因果,由于肺脾肾脏气虚弱——因虚生痰,因痰生病愈发愈重肺虚不能主气→肃降无权气不化津→痰浊内蕴肺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而诱发脾虚失于健运→积湿生痰→上贮于肺→肺气升降失常肾虚摄纳失常→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火炎灼津为痰→上干于肺→肺气出纳失常。

病情严重时——肺肾同病,病及于心,甚则喘脱大发作时——肺不能朝脉→血脉运行不畅→命火不能上济于心,或痰饮凌心痰浊蒙蔽心窍→心气心阳受累→喘脱。

分享到:
上一篇:哮病有哪些诊断依据及相关检查   下一篇:哮病的历史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