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慢性肝病治疗上主张以“瘀血证”立论,重用丹参益气健脾辨证用药;研制出“胃忧康”,创用中药“灭HP(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变有良效。
姚希贤,男,1930年6月生,河北衡水人,大学学历。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5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医学本科。留内科兼“西学中”桥梁随老中医李和临床诊疗工作,曾在“西学中”班深造。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在西医方面,他创建省第一个临床博士点并任第一位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创省临床第一个国内先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届候选人。任中华消化学会常委,世界胃肠病学会委员,胃肠病和肝病名誉主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副主编等;在中医方面,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常务理事、顾问,第二、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2年为国家重点学科消化带头人、2008年被河北省卫生厅、人事厅、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称号。承担“十一五”等国家课题一项,组建了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7年省委省政府授第三批省管优秀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评委,94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97年获优秀政协委员、98年获省优秀发明者等称号和中医突出贡献创业奖。
一、学术思想:主张“中西医并重”,并要长期差异并存。他认为中医博大精深,要呵护、扶持、抢救、继承发展;他倡导“中国医学”,认为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是“中国医学”的创造者和希望,立足于这个高起点上,深入学习中、西医经典著作与高端知识,注重临床实践、研究总结、继承发扬中、西医水平,两手都要“硬”。在学术发展和疾病诊治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慢性肝病治疗上主张以“瘀血证”立论,重用丹参益气健脾辨证用药。
二、临床工作:祖传中医,刻苦攻读,具有中、西医两套“过硬”本领,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60载,在内科病尤在慢性肝、胃病诊疗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疗效显著。他心系病人,不遗余力。
三、临床经验传承: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医德高尚,身体力行,重视人才培养,执教严谨,注重临床实践,强调辨证论治和经典著作学习,带出中医高徒、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
四、主要成就:承担“十一五”等攻关课题“姚希贤学术思想及经验研究”。鉴于西医对慢性肝炎(病)、肝纤维化及慢性胃炎萎缩性病变尚无有效疗法,他研制益肝冲剂,投产10多年治愈许多肝病患者。
1、以“瘀血证”立论,结合名老中医国家攻关课题,对研制的新一代中药——“益肝康”辨证加减,治愈大量患者。在消除肝细胞炎症、坏死,恢复肝细胞器等方面具确切疗效,能降酶、恢复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
2、研制出“胃忧康”,创用中药“灭HP四联疗法”:提高了HP(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使PU愈合质量明显提高,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变有良效,证实并弘扬了中医药的突出作用。
3、发表论文210篇,10篇SCI收录。出版中、西医专著《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基础与临床》两部;主编《临床消化病学》等书4部,600余万字,参与《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编写。
4、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6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5、提出“急性消化病”概念,“加强急性消化病研究”在《中华消化杂志》专家论坛发表。
五、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应邀赴台在国际中医药研讨会做“肝硬化腹水临证要决”报告,多次去欧、日等国参与学术会议、讲学。接待美、日等国专家来研究所参观与学术交流。在国内外学术会多次作“中医治疗慢性肝、胃等病临证要诀”报告。
他从不居功,仍持续拼搏进取。历任省政协六、七届常委,创省教育振兴促进会并任会长;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为国计民生积极提出议案。他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倾心临床医疗事业、济人危难的道德品质为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