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妇科 > 产后病 > 产后腹痛 > 瘀滞子宫型产后腹痛

瘀滞子宫型产后腹痛

治疗方法:可行清宫术。

证候表现: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缓;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或伴胸胁胀痛;舌质紫黯,脉沉紧或弦涩。

病因病机:产后百脉空虚,血室正开,寒邪乘虚入侵,寒凝血瘀,或胎盘、胎衣残留,或情志所伤,肝气郁滞,血行不畅,瘀滞冲任,胞脉不通,瘀血停留子宫,故小腹疼痛拒按;血得热则畅行,凝滞稍通,故得热痛减;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恶露当下不下,故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涩滞不畅,血块排出瘀滞缓解,故腹痛暂缓;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或伴胸胁胀痛,舌、脉为寒凝或气滞血瘀,瘀滞子宫之征。

治则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处方:生化汤。

处方:散结定疼汤(《傅青主女科》)。

处方:补血定痛汤(《万病回春》)。

疗法:可行清宫术。

出处:《中医妇科学》·第四章产后病(篇)·第四节产后腹痛(章)

原文:瘀滞子宫证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缓;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或伴胸胁胀痛;舌质紫黯,脉沉紧或弦涩。证候分析:产后百脉空虚,血室正开,寒邪乘虚入侵,寒凝血瘀,或胎盘、胎衣残留,或情志所伤,肝气郁滞,血行不畅,瘀滞冲任,胞脉不通,瘀血停留子宫,故小腹疼痛拒按;血得热则畅行,凝滞稍通,故得热痛减;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恶露当下不下,故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涩滞不畅,血块排出瘀滞缓解,故腹痛暂缓;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或伴胸胁胀痛,舌、脉为寒凝或气滞血瘀,瘀滞子宫之征。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方药:生化汤加益母草,或散结定疼汤,或补血定痛汤。(1)生化汤(方见产后发热)全方养血温中,祛瘀止痛,补虚化瘀,寓攻于补之中,化瘀血,生新血,血行流畅,通则不痛。若小腹冷痛、绞痛较甚者,酌加小茴香、吴茱萸以增温经散寒之功。若瘀滞较甚,恶露血块多,块出痛减,加五灵脂、炒蒲黄、延胡索增强化瘀止痛之效。若小腹胀痛,加香附、乌药、枳壳理气行滞。伴胸胁胀痛者,加郁金、柴胡疏肝理气止痛。伴气短乏力、神疲肢倦者加黄芪、党参益气补虚。(2)散结定疼汤(《傅青主女科》)(3)补血定痛汤(《万病回春》)对于瘀阻子宫所致产后腹痛,可借助B超观察是否有胎盘、胎衣残留,若有胎盘、胎衣残留,伴血性恶露延长,或出血量多,或量少而腹痛剧烈,服上方未效者,可行清宫术,刮出物送病检,以明确诊断,术后给予生化肠加减加强化瘀,预防感染。

分享到:
上一篇:脾虚挟痰型产后腹痛   下一篇:胃虚挟风型产后腹痛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