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中庸”思想
中庸又称“中和”、“中道”、“用中”、“时中”等,关于中庸的本义,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可见,中庸思想的基本实质是“执两用中”,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和状态。“中庸”作为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和”的思想为《内经》所吸收,在构建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则、养生等基础理论时都有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
生病起于过用:《素问·经脉别论》:“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所谓“过用”即指超越常度,“过用”致病可作为《内经》发病理论的普遍规律;情志太过:《灵枢·口问》说:“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络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指出七情太过是人体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饮食不节:《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指出饮食过量可损伤胃肠,此处是宏观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则具体描述了五味太过,造成人体发病的机制,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饮食五味能化生阴精,入五脏以养五脏之气,但如果五味偏嗜,又能损伤五脏,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提出偏食某味过久,可使五脏之气偏胜偏衰而发病的病机理论。
劳倦太过:《素问·调经论》说:“有所劳倦,形气衰少。”《素问·举痛沦》云:“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里所说的劳倦、劳、五劳均为过度运动,与“中庸”相反,故可造成正气的损伤;运气太过:自然界气候变化太过也会导致人体的失衡,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飨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肤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
可见,《内经》关于发病理论,无论外感内伤都存在“生病起于过用”的规律,这种“过则为病”的病机理论,显然是基于儒家之“中庸”思想。
儒家之“尚权”思想
自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观被汉武帝接纳以来,儒家始终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修身养性之宗旨,将“出将入相”作为毕生的追求。儒家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最终形成了其极力推崇皇权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汉代医家在构建《内经》医学理论的过程中,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在病机理论中融入“尚权”思想。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的“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强调的是皇权;而“观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灵枢·五雇津液别》),则将皇权拓展到行驶皇权职能的政府机构。在君权至上的封建王朝,社会的治乱与其行使政府职能的权力机构息息相关,古代医家正是观察到这一社会现象,并将其运用到医学领域,提出人体的健康状况与社会的治乱有相通之处,最终形成了运用封建社会的权力机构,来解释人体病理机制的独特医学理论。
儒家之“重阳”观念
儒家之“重阳”思想源自于《周易》,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男尊女卑”。《周易·系辞上》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阳尊阴卑》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思想,谓:“阳始出物亦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物随阳而出入”,认为万物的生长衰亡取决于阳气的盛衰。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男主外属阳,女主内属阴,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是以男性为主导的,所以,《论语·阳货》中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字里行间表达出明显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由此,儒家在强调“中庸”,主张阴阳平衡的同时,又强调阳重于阴。《内经》显然接纳了儒家的“重阳”观念,也是在强调阴阳平衡的同时,又强调阳气的重要性,《素问·百病始生》篇云:“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认为阳气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出机体阴阳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阳,即阳秘乃固。阳密则邪不外淫,精不内亡;阳病则折寿而不彰。
儒家之“重土”思想
维护江山社稷的稳定是历代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追求,而土地则是体现江山社稷最直接的载体,受皇权至上思想的熏陶,儒家始终将保卫土地视为己任,在国家领土受到威胁时,总是不乏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或横刀立马,驰骋疆场;或寄哀思于歌赋,或发宏愿于文章。《内经》在论述脏腑生理功能时,将脾胃比喻为土,总是反复强调脾胃的重要性,如:“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玉机真脏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素问·痿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灵枢·五味》),“胃者,太仓也”(《灵枢·胀论》)等等。正是基于这种重“胃土”的思想,《内经》在病机理论中,也提出了大量强调脾胃重要性的病机学说。如:“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指出胃气的存亡是疾病演变过程中,决定预后吉凶的关键。《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说明胃气是奉养生身之源泉,是决定患者生死的主要因素。《灵枢·本神》之“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则强调了脾脏的重要性。《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以危重病人饮浆粥,腹泻下注停止来表达胃气尚存的病理状态,说明虽有五脏之虚,只要胃气不衰就有生还之机,也是强调胃土的重要性,这些病机理论与儒家之重土思想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