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在中医属于癥积、痞块、臌胀范畴。
治肝二要
治疗大法首在扶正袪邪:分清标本之轻重缓急,把握攻补之先后主次。扶正即调肝、健脾、养肾;因为该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肝、脾、肾三脏之气血、阴阳虚衰,功能严重损害。袪邪包括行气(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活血(桃红四物加味),逐水(“至虚有盛候”,宜缓攻,忌峻下,要保护胃气,胃气一败,其人必死。)
其次要疏肝与养肝相结合,根据病情各有侧重。疏肝为主用四逆散:疏泄厥阴。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实宣通结滞,白芍柔肝敛阴,甘草缓急和中。柔养肝体为主用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枸杞滋阴养血,当归活血,川楝子疏肝。
慢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肝失疏泄,气血痹阻,脾运不健,生化乏源。其症可见纳减,腹胀便溏,四肢倦乏,面浮色晦,入暮足肿,肝脾肿大。舌质暗红,舌体胖,边有齿印,脉象虚弦。治用疏肝益脾,活血消癥。治以复肝丸(朱良春经验方)配合柴胡疏肝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当归、白芍、党参、黄芪、白术、丹参、地蟞虫、郁金、陈皮、茯苓等。
现代药理证明白术能升高白蛋白,纠正A/G倒置,并有抗凝血和明显的利尿作用,能调整电解质,促进钠的排泄,所以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自始至终均可应用,但须注意两点:
一是剂量需重,少则无效,一般用30-45克,重则在60-90克。二是苔腻质淡,湿盛者宜用炒白术或焦白术;舌红苔少,真阴亏损者宜用生白术,因生用可以柔养生津。是化湿不伤阴,生津不碍湿之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