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世称始于扁鹊,见《史记》,所谓:“至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但扁鹊所诊实为全面的经络血脉检查,并不是后人的但诊脉动。当时脉动被称作“气”,是脉诊的内容之一,这亦见于新近出土之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经脉的诊察方法,大致包括候气(即诊脉动)、诊络、诊皮等,后两诊以后转化为望诊的内容中去了。《内经》正是诊脉动的脉诊的形成时期,书中亦包括了若干早期诊经脉的方法内容。在研究《内经》脉诊时如不将诊脉的方法予以论述,不但对从诊经脉(整个经络检查)过渡到单诊脉动的过程和意义不能清楚明白,而且由于早期文献的缺乏,不介绍《内经》经脉诊察则对脉诊的起源亦有模模不清之弊。固此在具体论述《内经》脉诊(诊脉动)之前,有必要先将《内经》中所载关于经脉诊察方法予以论述,这即对说明《内经》脉诊的来龙去脉有意义,亦是全而论述《内经》脉法所必需的。
1、候气诊察经脉
古人以有形者为血,无形者为气,在脉中之气称为营气或简称营,或于论经脉时简称气(如《袁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在《灵枢·决气篇》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内经》之法以诊脉动候气,例如:《煮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其上下亦是遍诊法中不同位置的脉象。这与后人诊脉得某脉为气虚,某脉为气滞等等是不同的。又如《紊问·举痛论》:“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血脉不通利则气因而鼓动不安,脉诊(脉动)可以发生变化,这里的喘是指脉来急促不稳,不是呼吸气急的气喘,脉喘动应手正是诊脉气的一种实践,通过脉气以证明血脉不道利这实是血病而非气病。又如《灵枢·行针篇》:“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重阳之人,熵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所谓气血何者先行后行亦如气血多少之意。又如《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居肺,从肺系模出腋下,下循臑内……气盛有余……气虚……”其他各经的论述亦多涉及气之有余不足,这就是脉气亦即营气。尤其是大肠手阳明之脉“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更能说明气有余和虚都是脉象而不是生理病理等等。可见气血在脉中是同行的,所谓气是营气,当然脉里所充盈的是血,但脉亦是较大的动脉是可以通过“应手”的脉之动气即P脉H动,来候气的表现亦即营气的表现的,又通过营气的表现来推断血以及其他,在古人亦只能如此,促这是个很大的发现和智慧的结晶。如果不能这样诊察,那么血是死物,虽然可以通过诊络、诊皮等方法测其常变虚实,但较之用诊脉气的方法既能直接诊经脉又能诊营气,其意义相差就很明显了。可以设想后来诊脉气独立起来而构成脉诊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长时期实鼓的经验成果,《内经》正处在这个转化时期和诊脉动方法独立的形成时期。这个问题与经络即血脉结合起来《素问·离台真邪论》说得最为清楚:“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人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人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至寸口三字当是衍文,为后人所臆加,当删),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说明诊脉候气的变化以诊邪正虚实的情况。《内经》中以脉动为气之说甚多。例如《索问·玉机真脏论》对于四时脉,在说脉来时不说脉来,一律都说“其气来”如何如何。《素问·玉机真脏论》又说:“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气亦是指脉动,脉道不通所以摸不到脉动,即气不往来了与脉不往来是同意语。《内经》中对柔和有力合于四时之脉称为胃气脉,这个气字亦指的脉气,寸口脉亦称气口亦说明诊脉动是候气。又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何谓重虚?日: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由于脉动是营气的表现,所以亦表示“受气”的问题,如《灵枢·根结篇》:“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等等不一而足,亦不胜枚举。
诊各经之气,是诊它们各自的可以触摸到的动脉的跳动,由于各经的条件不同,浅表可以触到的动脉血管大小位置深浅不一致,所以有的易于诊察有的较为困难,其脉动的大小、力度乃至脉形亦不同。对此古人积累了一套经验并有一个“常数”(见《素问·血气形志篇》),对这种各经脉气不同的问题亦有一些解释。总起来说是手太阴(太渊)、手足阳明(人迎、跌阳)、足少阴(太溪)等数处较其他各经脉动明显,所以《灵枢t动输篇》说:“黄帝日: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体,何也?枚伯日:阳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枚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冉动,呼吸不巳,故动而不止。”“黄帝日;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日: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人络脑,出颇,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岐伯日: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於气街,循阴股内廉,邪人腘中,循胫骨内廉,井少阴之经,下人内躁之后。人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人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这几处脉确实大而清楚明显易于诊察,后来在脉法的发展中亦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肺手太阴的太渊脉成为独诊寸口法。取代了遍诊法,在《内经》已有这种趋势。例如,《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已经对气口(寸口)有明显的重视了,至于可见不可见的问题,经脉是动脉当然不可得见,尤其是大的动脉更是如此。络脉
是浅表的动静脉,是有机会见到的,尤其是像手鱼际部位的络脉是最典型可见的。除手太阴之外,人迎、趺阳、太溪、仲景书中仍作为常规诊察位置,至今亦未尽废。说这几处的脉独动不休并不意味其他各经根本不动,只不过不够明显,在若干情况下不易诊察而已,不可以词害义。
例如手少阴的神门脉、手阳明的合谷脉等,在脉管细或肥胖人、女性等就不易触到。但是在某些疾疾中或瘦人、脉大等情况下还是可以摸到,亦是动而不休的。当然由于这些位置有检查_上的缺点(另外如足厥阴枚查不便等亦是缺点),在后来诊脉位置简化当中先被摒弃不用亦是具
有客观实际理由的。尽管可知各脉动是一致的,但由于条件不同,它们的大小、力度、隐显以及诊察上的方便与否并不一致,亦是实际的情况。
总之,经脉的诊察方法主要是诊脉位,即脉的搏动,它们在各经的某些穴位上,由于条件的不同,各个部位脉动的情况亦不一样,这亦给后来脉法在发展中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与经验。
2、察色诊络脉
《内经》中有关诊络脉的方法,是通过视其颜色性质而体现的,络的范围包括大小不同的络脉,有络脉、孙络等。另外青脉(即俗称青筋其实是静脉血管)亦在诊视之列,这个问题简言之就是除去能够候气(诊脉搏跳动)的经脉以外,没有脉冲的血管的诊察都是用视诊的方法进行的。例如,《素问·经络论》:“黄帝问日: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日: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日: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日: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日: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日: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这些颜色性质上的变化只不过是在未超出正常范围的变动,亦像四时脉象正常的变动一样。另外,经和脏的所谓常色只是理论上的,因为脏的色是根据“象”,而经是不可得见的。所谓阴络之色应其经,亦是理论上的,阴络亦是看不到的络,只有阳络是在体表可见的,所谓诊络实指能诊到可见的阳络而已。《素问-皮部论》:“阳明之阳,名日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於经,阳主外,阴主内,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轻,故在阳者主内,在朋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太阳之阳,名日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人客于经。少阴之阴,名日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心主之阴,名日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人客于经。少阴之阴,名日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这是较为具体的分经以诊络的方法。《灵枢·骨度篇》:“是故视我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丽沉者多气也。”按经脉当是络脉之讹,因为经脉是不可见的,可见的是络脉。此为诊脉之法,如为诊经脉则多气之脉当大(诊脉动)不当小。《灵枢·经脉篇》:“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诊手鱼际之络是诊络法中的一个重点,亦是典型位置,后来古之诊络法己亡而诊鱼际之法却是至今未全废失的。《灵枢·血络论》是一篇关于诊络刺络之法的经文。“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黄帝日: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日:血络是也。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也何?出血若多若少而而色苍苍者何也?发针而而色不变而烦愧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台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台,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悦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所释虽然限于时代未尽合理,但视络诊病刺络治病则是事实。另外,如《素问·刺志论》:“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按少、小二字古通,脉少即脉小也。王冰注云:“经脉行气,络脉受血,经气入络,络受经气,候不相A,故皆反也。”《刺志论》中议及这个问题说明在刺法中要注意经脉络脉的气血虚实和平衡与否的问题,亦反映出诊络视络之法的意义。
《内经》对于经脉的诊法是候气诊经,对于络脉的诊法则为视色(反应血f的色)诊络。
3、诊皮法
《内经》有诊皮之法,其中一部分就是诊络,因为经络的“皮部”那一部分是络脉,故尔诊络就是诊经络的皮部了,有关内容已见前文诊络法。但皮肤并不单单是血络,所谓血络亦只是经络这个系统的皮部(经络的皮肤浅表可见部分),它是不能代表整个皮肤的,只能做为诊皮的一部分,其他关于皮肤的丰腴、瘦薄、平滑、粗糙、润泽、干枯,与腠理开阖、疏密;毫毛的性质、变化等等,亦是诊皮的主要内容。在《内经》里主要反应在“诊尺”法之中。这部分内容虽然不是脉法,但它确与血脉的情况有密切关系。《内经》中如“毛瘁色天”、“皮肤著”、“皮热”、“皮寒”、“皮毛焦”、“爪枯毛折”、“腠理发泄、绝汗乃出”等等屡见于《内经》全书之中。另外,《素问·上古天真论》以毛发、面皮证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风论”、“痹论”、“痿论”所论诸病亦列毫毛腠理为病理病位之一部分,“痹论”有“皮痹”之病,“痿论”强诃“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痹也”,等等不一面足。
由于诊皮法中之诊络问题已论述于前,诊尺部分在《内经》仍作为一种脉诊范围里的诊法还要论述于后,而一般的诊皮法则并非正式脉诊范畴的内容,故此处只作一般性之说解,不作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