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诊断 > 中医切诊 > 从《内经》的脉法上反映了经络即血脉

从《内经》的脉法上反映了经络即血脉

关于经络的实质问题,目前虽有多方面的研究,但尚未得到解决。目的在于论述脉诊,故尔不能亦不必要做这种性质的工作。但在阐述《内经》脉法时,不能不涉及经络,面从脉诊的角度去探索则确实发现经络即血脉这一事实。

从名义上讲经可以称之“经脉”这见于《灵枢·经脉篇》等,络可以称之为“络脉”,这在《内经》全书则于名于实尽皆如此无俟于引喻。当然只从名义上就予以论断是过于简单的,那么从实际内容中去讨究其结论亦是如此,论据的内容是大量的,说服力是强的,所以它不单单是个名义问题。

可以证明经络(经脉、络脉)即血脉之文,在《内经》中(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指不胜屈。例如:《灵枢·脉度篇》:“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经络的体系。《灵枢·决气篇》:“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内经》以脉中之有所有者,除可见之实质性的血以外,更主要的是营气,营气主要的表现是脉动,动为气之表现,这里“气”的含义并不宽广,只指脉的跳动面言。《内经》里这种提法很多,但后人并未予以重视和理解。营气即是“营周不休”之气,而血则不但在脉(经脉)中,亦在络(络脉)中。在诊断方法上,脉诊是诊经脉的“动气”即脉的搏动,它主要反映营(即营气或简称气,亦可以称之为脉气),络脉则主要表现血,血在络中的运行已没有“脉冲”了,所以诊不到脉动,只能用视络的方法通过颜色、性质以定血之虚宴。故尔诊络法与色诊有一定的交叉关系。《灵枢·经水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经脉当然指的是经络。又说:“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索问·血气形志篇》:“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o”说明在经脉之中血量的多少与功能(动力)的强弱不是绝对平衡成正比的。但经脉既有血又有气;既有物质的血,又有表示其动力的气(脉的跳动)则是没有问题的。《索问·离合真邪论》:“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可见经脉即是血脉。《灵枢·痈疽篇》:“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络脉下当有络脉二字重文)阴阳已张,因息乃行。”可见经脉即血脉,经络为血脉之全部。又“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注,血注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其意义亦同。《素问·痹论》有:“心痹者,脉不通。”可证心与脉的关系而心是主血之脏。又:“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乃能人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府也。……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说明脉就是经脉。《素问·厥论》:“酒A于胃,则络满而经脉虚。”此殆言饮酒之后,浅表之小血管扩张,而大血管之血量相对减少,这亦是通过经络血脉包括诊皮诊络等法综合起来所获得之知识,不但从另-个则面说明血脉即是经络的问题,于今后垒而继承挖掘祖国医学脉学遗产亦是很有意义的。《索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即孙络),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极于五脏之次也。”《素闻·调经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人于孙脉,孙脉满则传人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论述皮毛、经络、脏腑的层次是很清楚的,经与络(包括大络、一般络、孙络等)是一个系统一种性质的组织,只有大小、主次、主干、分支之不同,络脉即是血管,内藏血液,那么经脉是大的血管,内藏亦是血液是不言而喻的,何况自《内经》以前到《内经》都有诊脉动作为诊经,这个问题不是昭然若揭了么?所以通过脉诊的研究,经络即血脉,诊脉动即是诊“经”是绝无疑义的。

《灵枢·刺节真邪篇》:“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青,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竹从治疗的角度亦说明经络血脉是一回事情。《索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臀内痛,虚则胸膜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王冰注云:“少阴之脉,从心系上侠咽喉,故取舌本下及经脉血也。”经文又说:“其变病,刺郄中血者。”王冰注云:“手少阴之郄,在掌后脉中,去腕半寸;当小指之后。”可见经脉之中是血。“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瘼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腑足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其意亦同。

《素问-刺疟篇》中刺络出血之文尤多,如“剌郄中出血”,“刺足厥阴见血”,“刺足阳明太阴循脉出血”,“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王注跗上动脉:“则阳明之脉也。”“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伍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其下尚有剌背俞、刺郄等甚多不备忘,可证经脉中是血压在作为充填之特质。《素问·剌腰痛篇》有:“剌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更可证经脉即是血脉。后文又有刺横脉云云。《素问·热论》有:“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云云,可见经脉即是血脉内含血气,《素问·调经论》经文所论都是有关气血经脉关系问题,对脉形研究很有意义。如:“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帝日:补泻奈何?岐伯日: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帝日:刺留血奈何?岐伯日: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A于经,以成其疾。”“帝: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剌之奈何?岐伯日: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病在脉,凋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等等都极有说明问题之价值。《灵枢·禁腹篇》:“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云云,脉络对比而称,脉即经也。其治疗之具体方法为在络用剌法,在脉用灸法。叉说:“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可见以经取之是除去刺络灸脉以外(脉与络是一物,不过大小、主从之分而已)还可以用饮药的方法治疗。饮药可以凋治脉络,亦即经络整体的治疗方法,由此可见灸刺是直接对经络的朴或泻,在调治时不但刺灸可以使用、饮药的方法亦是可以使用的,因而概括称之为“以经取之”。此节经文不但明确说出脉里有血结于中的“著血”问题,在治法上显然用灸刺是常规的,饮药则亦是可以采用的方法,表现出“医经”派重视灸刺并以之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的观点。这是与经络脏腑解剖等学出自医经家言,在治疗上轻则灸刺砭熨,重则剖割湔浣等等分不开的。《灵枢·水胀篇》:“先写其胀之血络,后词其经,刺去其血络也。”刺去其络当是旁注衍人正文,血络亦为络血之误倒。此句经文意谓先用刺法泻去其胀之络血,再词其经脉。此病不属于直接刺经放血的适应证,而是应当用刺络放血再词其经的方法治疗的。中医原亦有刺皮下插管放水以治水肿的方法,这里用刺络诃经之法虽然泻去的水不多,由于去宛陈莝经脉得词可能更具治疗上的积极意义。《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灵枢·针解篇》:“苑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宛即苑,古通,可证。《素问·刺禁沦》:“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痛。”王冰注云:“舌下脉,脾之脉也。脾脉者,挟咽连舌本,散舌下。”云云:又“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王冰注云:“……然郄中大脉者,是太阳经脉也。”叉“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人仆。”王冰注云:“胆之脉,循胁里,出气街。胃之脉,侠脉而气于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里至气街中而合。令刺之中血不出,则血脉气并聚于中,故内结为肿,如伏鼠之形也。”这显然说明气街是一个大的动脉,刺破出血后局限在腹中形成血肿.i注是正确的。这从刺经出血禁忌的角度说明经脉即血脉。又:“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王冰注云:“阴股之中,脾之脉也。”这当是股动脉了:“剌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王冰注云:“臂太阴者,肺脉也。”这是臂动脉了。叉“刺是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王冰注日:“足少阴,肾脉也。是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重虚出血,则舌难言也。”这些都是剌伤经脉引起出血,由于位置不同,条件各异,出血量不同等等原因,其后果的程度亦不一致。从可以导致大出血死亡或形成巨大血肿来看,它们确是大的或较大的动脉血管殆无疑义。这充分说明经脉即是血脉即是血管可以做为定论。另外,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以至独取寸r诊法,其诊脉的位置都在有关经穴上,这亦说明脉诊原来就是诊察经络的。诊经络包括了诊脉动,这种诊脉动的方法后来为脉诊的惟一内容。开始对脉动是称作“气”的,在《素问·经脉别论》上说:“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脾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台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所说的流于经的气、归于肺的气、行于府的气、留于四脏的当然亦是气,这些,都是可以在脉中表现为跳动的“气”,但多数不在体表是不可能摸到的,只有个别的可以摸到如气街、虚里等。体表可摸到的“气”,即跳动的脉,如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所诊之外,却又都大小不等。例如人迎过大,神门过小等等.其中不大不小,易于诊察的奠过于寸口脉,所L以说它是“权衡以平”。衡是秤,权是秤锤,权衡以平就是找到最佳位置之意。由于这个手太阴脉是诊“气”的最佳部位,故尔寸脉称为“气口”,说寸口就包括气口成寸的全部含意。气口后来出现不同的认识、解释,但对它的原意却都不清楚了。了解了气口,亦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后来会出现独取寸口的脉法,显然从《内经》起就对这处的脉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当然还有一些经文亦说明这个问题,如《素扣·五脏别论》对于“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r的说SZ法等等。不但如此,通过气口的理解亦很容易认识到腹部有所谓“气街”,气街就是腹主动脉,它的跳动从振幅到力度都是很大的,呼之为气街,亦是非常实际的。《内经》提到脉往往说脉气,其原因就在于此,例如就在讲气口成寸问题的同一篇《素问·经脉别论》中,就有“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等,喘是脉名,淫气亦是指过甚的脉“气”,与喘同。又有:“步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厥是撅发,厥气就是卒大。又有“五脉气步”,“四脉争张,气归于肾。”等等,一篇如此,纵览全书则举不胜举。由于后人不明历史真相和脉气之解,就都滑口读过了,不但脉法因之不明,连这些气字都解释成另外的含义了。《内经》亦讲脉动,但较少,到《难经》才主要用动字。

《内经》是传世“医经”一派的经典,经络脉学出于其中,通过以上大量的微引和分析,完全可以断定经脉(经络)即是血脉这一铁的事实。惟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条件研究探讨《内经》的脉法,才能将中医脉学的起源和形成乃至于发展,得出符合历史事实与学术本身的认识。

分享到:
上一篇:经脉(经络)的诊察方法   下一篇:从脉诊方法的发展过程看脉诊的起源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