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内科 > 气血津液病 > 痰饮 > 脾阳虚弱型痰饮

脾阳虚弱型痰饮

治疗方法:苍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证候表现: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病因病机: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

治则治法:温脾化饮

方用:苍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卷)·第三节痰饮(篇)

原文:脾阳虚弱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证机概要: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治法:温脾化饮。代表方:苍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前方温脾阳,利水饮,用于胸胁支满,目眩,气短;后方和胃降逆,用于水停心下,脘痞,呕吐,眩悸。常用药: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通阳化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水饮内阻,清气不升而见眩冒、小便不利者,加泽泻、猪苓;脘部冷痛,吐涎沫,为寒凝气滞,饮邪上逆,酌配干姜、吴茱萸、川椒目、肉桂;心下胀满者,加枳实以开痞。

分享到:
上一篇:肾阳虚衰型痰饮   下一篇:饮留胃肠型痰饮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