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特色 > 自然疗法 > 行针与得气是怎么回事

行针与得气是怎么回事

行针与得气,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法。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示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得气与否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疗效,而且可以供以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丸针十二原》载:“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充分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因此,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原因,或因取穴不准,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

深浅失度。此时就要重新调整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手法,再次行针,一般即可得气。如患者病久体虚,以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觉迟钝。

而不易得气时,可采用行针推气,或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易促使得气,或因治疗,经气逐步得到恢复,则可迅速得气。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气者,多为脏腑经络之气虚衰已极。对此,当考虑配合或改用其他疗法。

分享到:
上一篇:行针手法有那几种呢   下一篇:针刺的深度是怎样的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