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反应点:根据疾病需要确定处方后,在选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寻找方法可用探针、火柴头、针柄按压,有压痛处即为反应点。亦可用测定耳部皮肤电阻(耳穴探测仪)的方法,其皮肤电阻降低,导电量明显增高者即为反应点,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
消毒:用75%酒精,或先用2%碘酒,后用75%酒精脱碘。
针刺:根据需要选用0.5寸短柄毫针或用特定之图钉型揿针。亦可行穴位注射和电针。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廓,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不透过软骨,药液注射在软骨与皮肤之间。目前临床多用磁石、菜籽、冰片、王不留行等作压迫刺激。
多数病人针刺后,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少数人有酸、重甚至有特殊之凉、麻、热等感觉沿经络线放射结导,一般有这些感觉者疗效较好。
留针:毫针一般留针20-30分钟,慢性病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
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以酒精或碘酒,预防感染。
疗程:一般每天或隔天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休息几天后,再行下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