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内科 > 外感热病 > 湿温 > 暑湿伤阳型湿温

暑湿伤阳型湿温

病因病机:阴邪外郁,故头重头痛而畏寒;阳气被遏,故蒸热烦燥而口渴。暑必兼湿,故自汗内干,太阴则吐利。李时珍曰:有处高堂大厦而中暑者,缘纳凉太过,饮冷太多,阳气为阴邪所遏,故见头痛恶寒之证。暑月乘凉饮冷,阳气为阴寒所逼。

证候表现:皮肤蒸热,凛凛畏寒,头痛头重,自汗烦渴,或腹痛吐泻者。

处方:宜用《局方》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故用香薷之辛温以散阴邪,而发越阳气;厚朴之苦温除湿邪,而通行滞气;扁豆之甘淡消暑湿,而调和中气。倘无恶寒头痛之外证,即无取香薷之辛香走窜;无腹痛吐利之里证,亦无取厚朴、扁豆之疏滞和中矣。故热渴甚者,加黄连以清里热,名四味香薷饮。减去扁豆,名黄连香薷饮。湿甚于里,腹膨泻泄者,去黄连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饮。若中虚气怯,汗出多者,加入黄芪、人参、白术、广皮、木瓜,名十味香薷饮。然香薷之用,总为阴暑外袭而设,不可用以治湿热伤阳之阳暑也。用香薷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则愈,此正言阴暑也。又云: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犹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不可多服。今人谓能解暑,用以代茶,误矣。李士材曰:香薷为夏月发散之药,其性温热,只宜于中暑之人,若中热之人误服之,反成大害。此言宜于阴暑,不宜于阳暑也。

释名:此感受暑月阴寒之邪,名曰阴暑。

鉴别诊断:《经》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后人又谓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以致后人有谓暑是热邪者,有谓暑是寒邪者,纷纷不一。不知暑月六阳尽出于地上,凡阳气有余于外者,必不足于中。故《经》谓伤暑之脉多虚,原未定其为寒为热也。总之,暑月受病,无论寒热,皆谓之暑,但有阴暑、阳暑之辨耳。

出处:《温热病指南集》·湿温证条例(篇)·湿温(节)

原文:暑月乘凉饮冷,阳气为阴寒所逼,皮肤蒸热,凛凛畏寒,头痛头重,自汗烦渴,或腹痛吐泻者,宜用《局方》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此感受暑月阴寒之邪,名曰阴暑。阴邪外郁,故头重头痛而畏寒;阳气被遏,故蒸热烦燥而口渴。暑必兼湿,故自汗内干,太阴则吐利,故用香薷之辛温以散阴邪,而发越阳气;厚朴之苦温除湿邪,而通行滞气;扁豆之甘淡消暑湿,而调和中气。倘无恶寒头痛之外证,即无取香薷之辛香走窜;无腹痛吐利之里证,亦无取厚朴、扁豆之疏滞和中矣。故热渴甚者,加黄连以清里热,名四味香薷饮。减去扁豆,名黄连香薷饮。湿甚于里,腹膨泻泄者,去黄连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饮。若中虚气怯,汗出多者,加入黄芪、人参、白术、广皮、木瓜,名十味香薷饮。然香薷之用,总为阴暑外袭而设,不可用以治湿热伤阳之阳暑也。《经》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后人又谓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以致后人有谓暑是热邪者,有谓暑是寒邪者,纷纷不一。不知暑月六阳尽出于地上,凡阳气有余于外者,必不足于中。故《经》谓伤暑之脉多虚,原未定其为寒为热也。总之,暑月受病,无论寒热,皆谓之暑,但有阴暑、阳暑之辨耳。李时珍曰:有处高堂大厦而中暑者,缘纳凉太过,饮冷太多,阳气为阴邪所遏,故见头痛恶寒之证,用香薷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则愈,此正言阴暑也。又云: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犹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不可多服。今人谓能解暑,用以代茶,误矣。李士材曰:香薷为夏月发散之药,其性温热,只宜于中暑之人,若中热之人误服之,反成大害。此言宜于阴暑,不宜于阳暑也。

分享到:
上一篇:热重于湿型湿温   下一篇:邪阻上焦型湿温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