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人们愈加重视维护健康;因此,中医药科普文化宣传成为老百姓的需要。近年来,中医人在社区、校园、机关、企业、乡村和各媒体做了大量中医药文化科普的传播工作,笔者感悟深切,述之与同道共享。
以文化营造中医药发展环境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文明的昌明,中医药学被不假思索地批评,甚至于提出取缔和废除。但不管怎样,中医药还顽强地存在并不断发挥作用。因此,国家希望中医药在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中发挥作用,老百姓希望用中医药能养出好身体,要达到这个目的,文化科普宣传要到位。
政府搭台唱戏,专业人员是主力
2005年,政府开始要求全科医生每月进社区向居民进行健康讲座。面对全民提高防范意识的需要,中医药应该有所作为。只有政府搭台,受众和注意力才能得到培育,作为专业人员应利用好这个平台,多为事业发展做贡献。如我们利用“健康重庆”栏目、每年国医节活动、中医中药巴渝行、社区科普大学、社区医院等各种平台走近老百姓,宣传中医药文化和防病保健知识,不仅可以取得社会效益,同时培养了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能力。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培育事业未来
中医药是传统的,而青年学子接受的是现代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冲击,很容易让学生只看见“西学东渐”看不到“紫气东来”。青年学子是中医药事业未来发展的土壤和主力军。如放弃对校园文化的关注就可能会放弃未来。
在重庆市卫生局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专项活动,笔者体会到: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中有市场,但宜讲究策略。可以是关注民生、可以是国学交流、可以是“三下乡”、“红岩精神”、“文化校园”等活动。甚至可以从小学做起,潜移默化进行文化培养更有效。
健康企业平台也给力
随着社会健康意识增强,高端人群的健康需求早已超出医院所提供的帮助和服务,这促使美容院、洗脚城、按摩店等应运而生;尤其是美容行业在我国已经向全身保健、中医养生发展。因此,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不仅老百姓不能受益,更可能给中医抹黑。市场需要专业人士把握标准,国家需要卫生工作重点前移,老百姓关注养生保健,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占领中医药阵地,对伪中医药专家或机构不屑一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正确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必须全面到位。
媒体平台好帮手
宣传当然要借助媒体,媒体的传播效力远比现场活动力度大。近年来,我们利用电台、电视、报刊等出版物做了大量工作。如2008年出版《中医养生学》,2009年出版养生系列丛书;2009年以来在健康报刊上以“中医说女人”和“中医上下五千年”、“中医药花卉”为专题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与电台、电视台合作做了多期节目,收到良好反映。笔者体会到专家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提高收视率和收听率,是双方共赢的需要。
文化宣传应明确的问题
中医药科普文化为老百姓带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理念,中医药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是文化差异所造成。从根本上说中西医区别就是文化区别,有些理念必须向老百姓交代清楚,用国学文化说明中国医药学理论,用理论指导运用才不至于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
不同地域产生不同文化
西方医学的文化特征是“征服”和“杀敌”。针对“侵犯者”西医内科是“杀菌”、“杀毒”,西医外科是“切除”。这样一是治疗本身就有伤害,二是问题出来后才治疗。而中国医学是在农耕文化影响下,注重培养、养育生命和防灾害的医学,“养生”、“不伤”、“和谐”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如此一是没出问题就开始养护,二是调和是目标,治疗过程力求不伤其本。
中医的慢与快
中医养生、调理、康复均按自然规律,类似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缓慢在过程。年龄越大,机体退行性变化,机能反应越迟钝,康复和调整越慢;小儿脏腑清灵,随拨随应自然快。快与慢表现在自身机体反应程度,急则治其标也会快,回阳救逆、止血塞流、中毒涌吐、切开引流,必要时也会有取代性手段和措施。
以人为本,靠自身机能战胜疾病
天行健、自强不息的观念,让中国医学更注重人的功能是否自强,是否有自我康复、自我修复的能力。连西方医学也承认“不是医生和药物战胜疾病,而是病人自己战胜了疾病”。
出现“伪大师”很正常,需提高辨别力
中医养生法则是道法自然,手段生活化。药食同源让厨房的汤粥茶酒,以及泡脚、洗脸、温熨等等,谁都会的生活手段成为养生方法。而“伪大师”们不可能让老百姓把各种西药片放在粥里熬,只能在亦食亦药的中药材上打主意,因此出现在中医队伍里不奇怪,关键是生活手段在什么理论背景下运用。如人类用火几千年,至今还有生吞泥鳅的低级错误不应该。应让老百姓学会辨别真伪,不要被假招牌迷惑。
用文化宣传缓和医患矛盾
中医文化科普宣传既然拥有许多宣传机会和平台,何不用以缓解医患矛盾。如患者总是希望医院、医生能够解决所有的生命问题,但生物的衰老和死亡是必然,医者只是顺势而为,减少伤害、恢复功能,科学发展到今天仍有无数问题未穷尽,矛盾必然存在。我们在宣传中应告知矛盾存在的必然性,让老百姓明白医生同样会得病,医生也会有无力回天的时候,这不仅加强了防病意识,同时也会让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者多一些客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