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脚料制作的明胶,被某些不法企业用作药品胶囊,这一秘密经过央视揭密后,人尽皆知。但是否所有胶囊里面都藏有这个秘密?有没有哪个企业是真正良心企业?在“胶囊”受到一片嘘声的时候,是否有哪一个企业能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据了解,新版《中国药典》中第111条规定:一次接收数个批次的物料,应当按批取样、检验、放行。不仅对检验批次有规定,检测项目更为严格,对于“胶囊”的检测项目便达到13项之多。其中,检测铬元素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国内现很多地级药检所都没有此仪器,只是部分高端的科研院校、省级药检所才有配备。
如此严格的规定,让大多数企业退避三舍。但罗浮山国药坚持了下来,笔者翻阅了近年来的抽检报告,发现广东罗浮山国药的产品在省、市抽检合格率都达到100%,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通过国家GMP认证,并且无不良反应报道或重大质量问题。对每批原辅材料均细致地进行全面检验。始终注重细节,不漏掉任何一个质量环节,做到“严格遵守、每批必检、持之以恒”,用坚守保障了质量,用事实证明了品质。
药物胶囊的重金属限量早就有标准,2010年药典对于检测和限量有明确的规定。某些制药企业,没有尽到对药品原料的把关责任,甚至为了一已私利根本没有把关,使得这些用工业明胶加工的胶囊一路绿灯流进药厂,做成重金属铬超标的各种胶囊药品,最终被患者吃进了肚子里。事件的曝光给这些企业应有的惩罚,但同时也让消费者失去了对整个医药行业的信心。如何重塑信任,需要企业去思考,更需要企业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
广东罗浮山国药董事长王雨良表示,毒胶囊事件曝光对行业乱象有一定的打击作用,同时对于坚守质量关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鼓励。今后,罗浮山国药将一如既往,不断提高质量,为消费者生产真正的良心药!”
铬超标胶囊事件曝光后,卫生部部长陈竺回应说:“对我们的药品,对企业家的诚信,对医药卫生事业还是要有信心,有责任的企业家科学家一定是我们国家医药行业的主流。”行业危难关头,希望这些诚信的企业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为塑造医药行业的形象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