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根源于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是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探索出来的。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经过了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反复循环过程;在传承创新中始终坚持了吸纳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并不断与时俱进,才发展成为了长久不衰的中医科学,被称为当今国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在当今世界西医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存在现代医技检查结果是西医独家享用还是中西医公共并用的严重分歧,成为了阻碍中医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吸收利用现代医技检查结果,不断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传承创新发展中医,服务于人类。
现代医技检查技术的优势及作用
现代医技检查手段,是集物理、光学、化学、自然、生物等学科技术的集合形成的检查技术,广泛用于医学领域。通过现代医技检查技术得出的结果,大大地提高了诊断水平。比如,通过B超检查,能诊察到人体内肝、胆、脾、肾、子宫、输尿管、盆腔等多个脏器的疾病。通过CT、核磁共振检查,能诊察到全身体内各脏器、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没有这些先进技术的优势及作用,明确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医技检查技术越多越仔细,技术越强诊断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为人类服务,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西医的发展史只有几百年,发展突飞猛进,远远强大于中医,不得不承认是其充分吸收利用了现代医技检查技术,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在这种局面下,一旦提起现代医技检查技术都认为是西医的,唯西医独家享用而中医不能吸收利用,包括中医人员也这么认为,中医只能用传统医学技术,如果吸收利用了现代医技检查技术就是变了味的中医,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严重制约了中医的发展,使中医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对现代医技检查技术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认识到现代医技检查技术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取得的科技成果,是多个学科技术的集合,是中西医应该共同享用的资源,就好比电、火、轮船、飞机等等一样,并非某个学科,某个人群,某个地区甚至是某个国家所享有,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不管用于哪个学科和领域,都应该为人类服务。
走出中医不吸收利用现代医技检查结果的误区
回忆中医发展历史过程中,有无数医家在不断吸收利用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发展中医理论。比如,战国时期著名医家扁鹊为蔡桓公治病时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启示后人要充分吸收利用先进医技检查技术尽快及早诊断和治疗人体内脏器官的病变,以免延误病情;战国时代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使患者以酒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比欧美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记录早一千六百余年,为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朝时代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创建的“表里分消汤”用麻黄3钱,生石膏6钱,滑石6钱,西药阿斯匹林1片治疗水臌,气臌。“至用西药阿斯匹林者,因患此证者,其肌肤为水锢闭,汗原不易发透,多用麻黄又恐其性热耗阴,阿斯匹林善发汗,又善清热,故可用为麻黄之佐使,且其原质存于杨柳皮液中,原与中药并用无碍也”,打开了洋为中用,西为中用的辨证论治发展思路。古人如此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当今世人有什么理由不吸收利用现代科技知识,不采用现代医技检查技术呢?
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观,完全可以开阔大家的视野。邓小平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充分说明现代医技检查技术如果被西医利用,那就成为西医的技术;如果被中医利用,那就成为中医的技术,不是一家所独有,应当运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不吸收利用科学技术的学科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就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现代医技检查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和补充
中医诊断以望、闻、问、切为基本诊察手段,尤以望诊为先,战国时期扁鹊为蔡桓公治病,除彰显了扁鹊高超的望诊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提示了要尽量尽快通过望诊诊察人体内外病变,而肉眼只能诊察人体表面和体内现于表面的现象,许多体内病变无法辨认,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B超、X线、胃镜、喉镜、CT、核磁共振等等技术在不断地延伸、充实望诊内涵,弥补望诊的不足,为诊断疾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西医抓住了这一要害,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得当,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同时得到很快的发展。中医缺乏认识,把这些医技检查结果不但不作为望诊延伸和补充的内涵,还将其作为了中医与西医区别的标志,是纯中医的则弃之不用。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将现代医技检查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和补充内涵,充分吸收利用,弥补中医诊断的缺陷。
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吸收利用现代医技检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部分到全面,应当收集、归纳、整理,形成行业规范,纳入教科书中,融入中医理论体系,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中医走向世界,提高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