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伏”首日,这几年兴起的中医冬病夏治“三伏”贴敷,又将在各地热起来。这只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缩影。
5年前,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提出并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时,许多人尚不知何谓“治未病”,如今,这一概念已深入人心,冬病夏治、节气养生、体质养生、艾灸拔罐等理念和方法渗透进伦常日用中了。
当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国人更注重健康,而中医以其简便验廉、易学好用让人们能在生活中实现养生保健,广受欢迎。然而,五年的“治未病”工作实践表明,其深远意义不仅在于这一“民生”指向,更在更广更深的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上呈现。
“治未病”引领未来医学的发展。从“治病”到“治未病”,虽一字之差,却蕴涵着理念的不同,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以疾病的诊治为中心,转向以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从此意义讲,“治未病”又是一个现代的世界性课题,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的调整的趋势,具有一定先进性和超前性。不同于现代医学注重疫苗接种、补充营养素、控制外在环境不良因素的预防保健思路,“治未病”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阳平衡”、“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理念和思路,在主流国际医学界日益广受关注。
“治未病”可为深化医改注入活力。医改旨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健康服务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加重视预防。而几千年来形成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以较低成本在使人们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方面发挥作用,为走出一条供得起、重预防、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发展道路作出重要贡献。
“治未病”还可为调结构转方式助力。在我国一段时期内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心的背景下,服务业被置于重要地位,有着强烈“民生”需求的健康服务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此时,中医药养生保健不仅是卫生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从足疗、按摩等各种养生保健服务到“治未病”中心、养生会馆等各类养生保健机构,以及中药茶、灸疗罐等养生保健产品,都将对拓展健康产业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
“治未病”意义重大而深远,每位中医人必须摒弃工作上有意无意的“重医疗轻预防”误区,肩负起深入推进“治未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