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不少地区连降暴雨,发生洪涝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同时,由于发生水灾时,厕所、粪池、垃圾站、污水池、家畜饲养场地等被淹没,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加之夏季气温高热,大地潮湿,是各种致病微生物滋生繁衍的极好时机,水灾过后有可能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更不能掉以轻心。
饮食中毒:发生洪涝灾害后,大量的地面积水和山洪把各种垃圾污物、粪便及农田中残留的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冲入河塘和井水中,极易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由于人们饮用或进食了被污染的水、蔬菜、水果、粮食后,而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症状。
为防止灾后食物中毒,洪水过后要特别注意饮用水的卫生,避免饮用未煮沸的生水;对被污染的饮用水源要进行检测和化验,对达不到卫生与安全饮用标准的水源要禁止采供;不得食用被污水浸泡或冲刷过的水果、蔬菜;禁止食用过水或受潮后变质发霉的粮食等。
此外,食物要生熟分开,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并减少食用凉拌菜,即使食用应增加蒜和醋的用量;还要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海产品,如贝壳、螃蟹等。
肠道传染病: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而且人们夏季出汗多,大量补水过程中稀释了胃液,降低了局部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水灾过后,极易造成食物源和水源的污染,因此更容易造成痢疾、伤寒等多种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发生急性、暴发性痢疾流行时,患者以严重的腹痛、腹泻、下痢、高热为主要特征;发生伤寒时,患者初期表现全身不适、乏力,有时皮肤上出现玫瑰色斑疹,以后随着病情加重,出现体温升高、腹胀、腹痛、肝脾肿大甚至肠出血或肠穿孔等危急病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水灾后各地要切实做好环境的清洁与卫生消毒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和食品卫生;作为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严把“病从口入”关;同时在饮食中要增加大蒜和醋类调味品的食用量,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俗称“打摆子”。临床上以间歇性寒颤、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为主要特征。疟疾的传播媒介是蚊子,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时有发生,尤以雨水泛滥蚊子肆虐的夏秋两季易发。预防措施是消灭蚊蝇滋生场所,避免遭受蚊虫叮咬。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通过暴露部件的皮肤进入人体而获得感染的人畜共患病。传播途径是:鼠或猪的带菌尿液污染水和土壤,人吃了被污染的水或食品后而发病,轻者似感冒,仅表现有轻微发热;重者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表浅淋巴肿大。
为预防该病,在流行区和流行季节,禁止在疫水中游泳、捕鱼,尽量少涉污沟和河塘;在水中作业时尽量避免皮肤受伤;对动物要加强检疫,做好灭鼠工作。
皮炎:在水灾区由于被洪水围困或出于救灾之需在水中长时间作业而容易发病,主要症状是指趾间隙及指侧皮肤发生肿胀、溃烂。如果双腿长期泡在污浊的水中,双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侵袭,因此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有时候还有脓渗出,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而孩子的皮肤比较嫩,接触污水容易引发湿疹。
防护治疗措施为:下水工作时尽量穿着隔水服装(如高筒雨靴),如果水位太高,雨靴不顶用,则要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出水后及时擦干皮肤,涂抹干燥粉。如已发病,可用生理盐水浸泡后,涂抹常用抗菌类药膏治疗;如不慎患上脚癣,一般可采用复方苯甲酸酊外涂或抗真菌外用药膏或药粉等;对局部轻度糜烂渗出的癣应同时使用含抗菌素的癣药膏,避免细菌感染。
此外,水灾区还容易引起多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发生,但只要认真搞好环境消毒与卫生防疫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都能够得到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