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市中医管理局、宁夏中医药(回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首届回医药学术交流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回医药研发与回族文化传播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合理利用回族医药资源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提出,回族医药资源受回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征限制,要想合理发展回族医药,还需挖掘散落的民族医药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倡导科技先导战略并整合资源,使回医药事业遵循可持续发展方向。
现状 传承不足资源分散
据资料显示,我国回族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相对集中外,其余均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散居于全国各地,其中又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云南、福建、安徽等省人口较多。我国元代回族医药曾经盛极一时,然而,目前回医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紧迫性。
“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分布特点,导致回医药医疗机构在资源整合方面处于劣势。由于当前回医药医疗机构的规模、资源有限,人才队伍建设参差不齐、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严重阻碍了回医药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的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医药资源流失。回族医药虽兴盛于元代,但传承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名方流失,名药失传,自然药物资源浪费甚至遭到破坏,医药资料、文献、文物、遗迹遗失等。
其次,回医药医疗机构大部分是民营机构或是私立机构,虽然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有灵活多样的优势,但在医院可持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规模、队伍建设、临床拓展、科研、产业等方面都暴露出弱势。
对策 整合资源构建理论体系
针对回医药存在的诸多难题,与会的民族医药领域专家从整合资源、构建理论体系、重视产业、发扬民族医药文化等方面,纷纷开出了处方。
“当务之急是挖掘散落于民间的丰富的回医药资源,将回族医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并援引回族伊斯兰文化,构建回医药理论体系。”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罗彦慧提出,综合回医药的历史和现状,通过文献搜集、民间调查的方式,梳理历史文献中的回医药信息,深入调查遗落民间的回医药药方、理论、技能等,在保护遗失资源的同时加以利用,实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应拓宽回医药理论研究,补充回医药理论体系。
为整合回族医药资源朝向良性循环发展,可以选择发展相对稳定、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回医药机构改制为政府投入的公立医疗机构,或是将几个民营医疗机构合并,整合资源,节省消耗,集中临床科研力量。这将有利于回医药医疗机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环境形象等文化内涵建设的开展,使回医药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展望 科技为先导发展产业集群
发展回族医药,必须要大力倡导科技先导战略。医药产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先导性产业,但由于回族医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区性和散在性,长期以来利用新科学、新技术、新手段的意识和动力还不足,对其他科学技术的借鉴和融合还有待于提高。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国民族医药产业当前在总体上还处于资源优势阶段,科技含量却很低。就回族医药而言,应建立适合民族医药发展的科研战略平台,将有限的各方面资金集中到有市场潜力的项目上,实现跨学科、跨单位、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加快回族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回族医药产业研发工作的不断拓展,有利于解决发展回族医药面临的困难。具体要从提高回族医药研发质量、加大回族医药研发基地建设、在回族医药研发的深度和广度上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