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内科 > 虫病 > 蛲虫病 > 蛲虫病的发病原因

蛲虫病的发病原因

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寄生下段小肠及结肠,是一种小型线虫,雌虫长约lcm,乳白色,体中部稍粗,尾部细长,宛如白色线段。雄虫体长约为雌虫的1/3,尾端向腹面卷曲。头部钻入黏膜吸取营养,吞噬肠内容物,有时也可吸血。母虫多在夜间离开肠壁向肛门爬行到肛周及会阴,才能大量产卵,此可能与空气刺激有关。母虫排卵后可回入直肠,经若干时日后再度下降产卵;但多数母虫在肛门外因虫体干燥破裂而死亡;寿命短者2月,长者可达8月以上。虫卵长50~60μm,宽20~3μm,无色透明,一侧扁平,一侧稍隆起。虫卵在空气中迅速发育,6小时即成为感染性虫卵,被吞噬后在胃及十二指肠内孵化。幼虫继续向下移行,蜕皮3次,在小肠下段、盲肠、阑尾等处发育成熟,在结肠上部及盲肠雌雄交配,雄虫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虫则移行肛门产卵。生活史约需2周至1月。有的病例感染虫数可达3000~10000条。

分享到:
上一篇:蛲虫病的病理   下一篇:蛲虫病概述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