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应用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具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等效用。主治热病烦渴、发斑、咽喉肿痛、咽白喉、便秘、淋巴结结核、痛肿等病症。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山东、湖南等地区,现将湖北恩施苗族土家族自治州的玄参植物形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植物形态及生长习性
植物株高80~150cm,根圆柱形,茎直立,方形、叶对生,深根性植物。药用部分为膨大的块根,喜温暖湿润气候,并有一定的耐寒耐旱能力。适应性较强,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通常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地为宜。土壤粘紧、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栽种。玄参吸肥力强,病虫害多,不宜连作。
玄参在恩施州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种植,生长期3~11月份。3~5月为苗期,子芽萌动出苗。5~7月份为茎叶生长期,地上部分生长迅速。7~9为块根膨大期,块根长5~25cm,直径2~5cm,子芽5~15个。10月下旬地上部分开始枯黄。
二、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施肥 根据玄参生长习性,选好地后,施足基肥(单作田),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kg,加适量磷肥,捣细撒匀,深翻30cm以上,捡净石块、草根,耙细整平,使土壤细碎疏松,翻地不宜过深,以免将底土翻起,表土翻入下层,使土壤肥力下降。整地完毕后,地膜栽培按行距80cm开沟,露地栽培按40cm开沟。条施后作垄,套作田块,在所套作物间开沟,施肥作垄,四周开好排水沟。如遇坡地则依等高线横坡起垄,以防水土流失。
2、繁殖方法 玄参的繁殖方法有多种,可用种子、子芽、分株等方法繁殖,我们通常采用子芽繁殖法。
3、子芽繁殖与栽培规格 在立冬前后收获时,挑选根部大如拇指而侧芽少的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色子芽,在整好的垄上栽双行(露地栽培的栽单行),按株距25cm开穴,窄行距25~30cm,穴深8~10cm。每穴放精选的子芽一个,芽头向上,667m2栽6000~7000株,芽摆放好后,覆土3~5cm,再整理垄面。于12月至3月上旬均可栽植,以12月至元月栽植为好。早栽的根系发达,芽头洁白,植株健壮,产量高。
4、覆盖地膜 在海拔1200m以上的地区,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地膜栽培,促进前期生长。在复整的垄面上用幅宽50cm的超微膜覆盖,两边用细土压实,保证垄背采光面30cm左右。幼芽出土后及时破膜接苗,防止高温灼伤幼苗。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露地栽培的幼苗出土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层疏松无杂草。一般生长期内除草三次。4月初苗出齐后及时浅耕除草1次,促进幼苗生长。5月中旬~6月上旬需适当深耕除草。6~7月封行前,再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宜过深,以锄松表土不损伤玄参苗为度,并适当浅培土,促进根部生长。地膜栽培的铲除行间杂草两次。
2、追肥 第一次中耕后每667m2追施农家稀肥1500kg,加少量氮肥,每667m2尿素10kg。第二次中耕后追施浓度稍大的农家稀肥每667m2追施堆肥用量1500~2000kg,加过磷酸钙20kg、硫酸钾10kg。第三次中耕时追施磷钾肥沤制的堆肥,堆肥配比是1500kg土杂肥加50kg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667m2施1000kg,追肥后浅培土。地膜栽培的追肥方法可打孔穴施肥,然后盖细土封口。
3、打花薹 如果不留种,玄参茎杆顶部出现花薹应及时剪掉。打花薹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剪掉主茎花薹;第二次剪掉腋芽花薹。使养分集中,促进块根膨大。
4、培土 一般在第三次追肥后,将洼沟中的泥土铲起放入植株旁。培土是玄参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优点在于保护芽头,使白色芽头增多,花芽、红芽、青芽减少,提高子芽质量;同时使肥料不可流失,起到保肥作用,而且能固定植株免受风害,加厚表土层,保墒防害。
四、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 一般在5月下旬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褐色大小不等的圆形斑点,8~9月逐渐蔓延全株,防治措施:①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②清除病株残体,在玄参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叶残株和田间杂草,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③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以上,勿与易感病的地黄、白术、乌头等药材轮作;④化学防治:从5月中旬开始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4~5次,此方法防病效果很好,并有刺激植株生长的作用,且喷药后叶色很绿,生长健壮,增产明显。
2、虫害 发现红蜘蛛、蜗牛和粘虫等危害叶片,致使叶黄、干枯,可用25%乐果2000倍液喷雾,50%多菌灵可湿粉稀释1000倍喷雾防治。
3、地老虎 危害玄参的根茎和嫩芽。可用20%灭多威乳油100g,加水1kg稀释,再喷在100kg新鲜的草或切碎的菜(长约16cm左右),拌成毒饵,于傍晚堆放在田间,每隔一定距离堆成直径为30~40cm、高15cm的小堆,每亩用毒饵25kg诱杀地老虎。
五、采收加工
待茎叶枯黄时采挖(立冬前后)先割去茎秆,然后将地下部分刨起,刷净泥沙,把带有子芽的根状茎挑出,掰下块根,去掉芦头,曝晒6~7天,夜间堆积,反复晾晒堆积至半干,堆积2~3天“发汗”,使其块根内部变黑,再白天晾晒,夜间堆积。如此反复数次,直至全干。遇雨天可用炕烘烤,温度不超过45℃,并及时翻动,烘至半干时,进行“发汗”,再烘干。
六、质量要求
佳品:块根粗壮,质坚实,断面黑色。合格品:块根身干,断面显褐色或黄褐色,味甘微苦咸,无枯心、空泡、杂质、虫蛀、霉变。最小的干块根不低于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