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白豆蔻种植技术

白豆蔻种植技术

爪哇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SOland ex Maton),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为豆蔻,又称白蔻、白豆寇。具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的功效。爪哇白豆寇原产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我国药用豆寇过去一直靠进口。自60年代开始引种试种成功后,填补了我国豆寇种源的空白,目前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有较大面积栽培。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姜,有根状茎和地上茎。根状茎横生于土中。有明显的节,每节有潜伏芽,是萌发花和地上直立茎的部位;植株高1.5-2米,基部茎节缩短肥大呈头状,紫红色;叶互生,叶片被针形,全缘呈波状,叶面光滑,叶鞘紧抱茎,茎基部的叶鞘呈红色;穗状花序纺锤形,从根茎上的潜伏芽发育而成,每一花序上有7-40朵花,花冠黄色,大唇瓣中间黄色,间有紫色彩条;蒴果近圆形,果皮白色,具三棱,顶端微紫,成熟时一般不开裂,内有种子多数,成熟时种子黑褐色,极芳香。

二、生长习性

适宜在年平均温度22—23℃,耐寒能力较差。若遇4℃以下的低温,则叶片发生轻度寒害,0℃时则地上部分全部死亡,花期对温度反应较敏感,日平均气温低于20℃,则花一般不开放。要求充沛的雨量,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要求全天散射光和一定的郁闭度,幼苗期郁闭度为85%,随着苗群的生长,郁闭度逐渐减少,为了促进花芽形成,一般控制在60%-70%为宜。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腐殖质含量低的黏土和容易积水的地方,易引起烂根,不宜种植。

三、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育苗地要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作苗床。通过翻耕土壤,施足基肥,清除草根石块、细碎土块后,施腐熟牛栏粪或堆肥作基肥,畦宽0.8-1米,沟宽40厘米。种植地宜选择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中下部援坡地,具有一定数量的常绿阔叶树,冬季寒流影响较小,坡向为东南向,两面有山或三面环山的山沟或水边不易冲刷的地方,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按1.5-2米行距翻耕土地,结合整地,砍去杂草树木,挖去树根,开穴,穴的规格为50厘米 X 50厘米 X 30厘米。施基肥,在坡地上开排水沟,以防积水和冲刷。缺少荫蔽树的地方,先种速生树。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一般选取8月初至9月随收随播种,播种前催芽,如种子量少,可用种子4倍的湿沙混合后置于盆中,经常保持湿润,在30-35℃气温下,一般10多天即可出芽点,此时取出播种。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条播,播种后覆土0.5厘米,床面盖草,20-30天开始出土,从播种到齐苗需40-60天。当幼苗出现2-3片叶时,进行间苗或移床,促进叶片加速增加,至5-7片叶时,植株开始分蘖,苗高30厘米左右可出圃定植。定植株行距1米X1.5~2米。每穴栽种子苗2-3株,不要栽得过深,以免影响发根抽笋。裁后压实,淋定根水。

2、分株繁殖 在田间选择健壮高产的植株,剪取其根状茎,每一根茎上具有2-3个地上茎。一般生长茂盛的二年生株丛,可取8-10小丛作种苗用,随挖取随种。

三、田间管理

1、遮荫 幼苗出土时,将盖草轻轻拨至行间,以利出苗,出苗时要搭设荫棚,以防止烈日暴晒。

2、除草、割枯苗 定植后封行前,及时拔除杂草,注意不要伤幼茎和须根。收果后,及时除去枯、弱、病残株。密度过大的,多剪一些弱苗。

3、追肥、培土 定植初期和初出果后,应重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水溶液,以促进苗群生长。进入开花结果期,应施氮、磷、钾全肥,并配合施土杂肥、火烧土等。也可在结果期用2%过磷酸钙水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苗促花,增大果实,提高结果率。爪哇白豆蔻为浅根系植物,须根多,常散生在土表,在秋冬施肥后进行培土,但不宜过厚,以免妨碍花芽抽出。

4、灌溉排水 高温干旱会引起叶片卷缩、萎黄、植株生长纤弱;若花期遇干旱,则花序早衰,开花少,花粉和柱头黏液也少,造成授粉不稔或幼果干死,此时要及时灌溉或喷洒,增加空气湿度。雨季要修好排水沟,以免积水引起烂根烂花。

5、调节郁闭度 育苗阶段要求80%-85%郁闭度,开花结果阶段,则要求70%的郁闭度,入冬时可增加到80%。

6、人工授粉 爪哇白豆蔻花朵结构特殊,不易进行自花传粉或异花授粉,故需人工辅助授粉。在正常气候下,上午7点以后开花,8点后陆续散粉,10点花粉达到成熟,故人工授粉应在每天8—12时进行为宜。具体方法是用竹签挑起花粉涂在漏斗状的柱头上即可,花粉多时挑1朵花的花粉可授2-3朵花。

四、病虫害防治

1、猝倒病 在高温多雨季节,苗圃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导致直立茎倒伏,最后整丛腐烂。防治方法:①可在播种前用退菌特进行土壤消毒;②出苗后用1:1:120倍的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喷1次,并注意排水。

2、烂花烂果病 高温多雨季节,为害花序基部、果和果实。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的地块种植,并注意排水。

四、采收与加工

采收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当种子由浅红色变褐色时即已成熟,及时剪下果穗。如留种用,必须待种子呈黑褐色收获。摘下果实,去掉泥沙,低温烘干或晒干即成商品。

五、留种技术

选择优良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果粒大、种子饱满、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株。一般在7-8月上旬,果实呈淡黄色,种子质硬,呈深褐色时采收。作种用的果实不宜烈日下暴晒和久藏,以免失去发芽力。脱去果壳,选取充分成熟、饱满、粒大的种子作种。若翌年春播,需将种子藏于潮湿沙中,放在凉爽的地方。

分享到:
上一篇:野生马齿苋的扦插技术   下一篇:中药材种子的鉴定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