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炭疽病为红花产区重要病害,南方俗称“烂颈瘟”。该病分布广泛,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等地均有发生。
1、识别特征 叶、叶柄、茎及花蕾等都能受害,尤以茎部分枝处或嫩茎顶端受害最重。受害茎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淡绿色,扩大后变成梭形褐色病斑,中心部分凹陷,灰白色,有时出现龟裂或皱缩。发病严重时,病斑愈合后成大斑或环绕茎部,导致植株不能现蕾,即使现蕾也不能开花,甚至烂梢、烂茎,直至植株死亡。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橙色粘质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叶柄上病斑褐色,长条形,稍凹陷,严重时叶柄凹折,至叶片萎蔫枯死。叶片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长形,直径 1—2厘米,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生有许多黑褐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有时病斑中央破裂穿孔。叶片一般很少发病,危害性不大,但病斑多时可使叶片干枯。花蕾受害后变黄脱落。种子发病后产生黄色至黄褐色斑点。幼苗及子叶受害后产生黄红色至暗红色病斑,严重时可引起死苗。
病原物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分生孢子盘半埋生寄主表皮聚生,后突破表皮外露,黑褐色,有或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倒锥形,无色,单胞,顶端较窄,大小为 8—16微米×3—4微米。分生孢子长卵形、近梭形或近椭圆形,无色,单胞,多正直,大小为 8—16微米×3—5微米。
2、发病规律 带菌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及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分生孢子粘附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种子内或在田间病残体中越冬。带菌种子传播后,病菌侵染胚轴并扩展到幼茎和子叶上产生病斑,发病重者苗枯死。在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发病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不断进行再次侵染,病害扩展蔓延,甚至流行。
病菌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10—30℃),最适温度为20—25℃。高湿度是诱发红花炭疽病的主要因素。温度在20—25℃之间、连续降雨、雨量大、田间湿度高或地势低洼、土壤湿度高,极有利于发病。浙江省杭州地区一般3月底—4月初开始发病,5—6月发病较重。东北地区6月中旬前后雨季到来时病害开始蔓延。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植株长势旺,容易发病。红花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一般有刺品种较抗病,而无刺品种发病常较重。
3、防治技术 红花炭疽病的防治应采取以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结合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及药剂保护等综合防治措施。选种高产抗病品种,如种植抗病力强的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高温处理种子:将红花种子在10—12℃的温水中预浸10—12小时后移至48℃的温水中预热1分钟,转至53—54℃的热水中浸10分钟,最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摊开晾干后再用药剂拌种。恒温浸种:将种子置于50℃恒温水中浸10分钟后立即用冷水冷却,捞出晾干,最后再用药剂拌种。药剂浸种:用80%炭疽福美500倍液浸种 24小时。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的80%炭疽福美、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拌种。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红花。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3年以上,避免连作。春播地区适当早播,使红花能在雨季前开花收获,如北方在 4月上旬可以前播种,江、浙一带秋播地区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苗、病株并喷药保护,7—10天喷1次,连续喷2—4次。喷药应在雨前进行。有效药剂有 80%炭疽福美200—500倍液、40%福美双400—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 500—800倍液、波尔多液1:1:120—24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