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人中,早期的临床症状是髋关节疼痛及轻微跛行,其疼痛的特点是髋关节深部的隐痛、酸痛或刺痛,夜间明显,可放射到腹股沟及粗隆部。行走与活动过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髋关节内旋、外展活动呈疼痛性受限,"4"字试验(+)。臀肌及股四头肌轻度萎缩,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出现患侧髋关节全方位活动受限,患肢缩短,肌肉萎缩,行走困难。
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检查方法除了髋关节运动功能体格检查之外,影像学检查包括双髋关节X线平片检查,CT检查,MRI检查,ECT检查,超声检查。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很多,大约有64种,归纳起来有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
造成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一、创伤类股骨头坏死
创伤类有股骨颈骨折、扭伤、摔伤、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全、股骨头滑脱、髋臼骨折和粗隆间骨折。一般认为绝大多数在骨折后1-5年,最早可以在伤后2-3个月出现,发生率一般在75%-95%,骨折手术后大部分均可发生骨坏死。髋部损伤(包括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转子骨折等)直接影响局部的血运供给,尤其是股骨头的供血不足,而超过24小时未整复的骨折脱位,股骨头会100%发生坏死。
二、非创伤类股骨头坏死
激素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之类),均可造成骨质疏松、动脉血管阻塞,使骨细胞、骨髓细胞、骨髓细胞逐渐发生坏死。
风湿:一般多发生于气候寒冷潮湿地区,在我国普遍存在,华南较少,往北逐渐增多,常与强直性脊性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
骨质疏松:因骨组织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骨小梁部分变性,骨的血液循环受阻,易致股骨头坏死。
血液系统疾病:主要为血红蛋白病,海洋性贫血、高雪病、血友病、炎症性动脉炎,狭窄性动脉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