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医 > 藏医学的治疗之放血

藏医学的治疗之放血

放血疗法是藏医治疗学中一种颇具特色的治疗技术,它采用一种特殊的放血刀,在患者身体的特殊放血部位进行,具有较好的疗效。这种疗法现今仍在藏医的治疗中普遍应用,尤其是农村地区。

1.适应症

放血有较严格的适应症,需要严格选择。这些适应症包括热性病症,如扩散热、骚乱热、瘟病、疮疡、丹毒,还有黄水病或血分、赤巴转化症,均可以应用。

2.禁忌症

在年龄方面有一定限制,凡不满12岁的儿童、70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及产后都不能做放血治疗。素体虚弱、精气亏虚、浮肿、胃火衰微、呕吐、泄泻的病人,也可以说,凡是由于隆、培根失调造成的病人,都不能放血。再者,患者血液中病血与好血尚未分清者,瘟热病与一般热病初期,藏医认为热尚不成熟者,或热病属于正气亏损以及空虚热等,虽然表现有热象,都不宜放血。另外,对于要害部位、脉结处以及较险要的部位,也都不宜放血。

3.选择放血的时机

放血的时机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早期放血是指在疾病初起时进行的。这些疾病包括热症亢盛、骚乱热,热势来得凶猛以及鼻衄、子宫出血不停者。中期放血是指一些疾病已过了初期,恶寒停止,此时血脉很旺盛或感觉发麻的。后期放血是指像那种饮食不当而发生慢性余热,或有病的血散布于脉道里的。

放血的时候,掌握其时机是很关键的。例如,过早放血,会引起热症过于播散,反而加重病症;但如果错过时机,过迟放血,则病邪进入脉道,会引起化脓,甚至腐烂。

藏医认为,放血时体内的病血应该已经与好血分清,这样,放出病血,留下好血,疾病才能治好。如果病血和好血未分清就放血,非但病治不好,还易增添新病。因此分清好血、病血是放血疗法的关键。

4.放血的步骤

(1)准备阶段:为了使好血和病血有足够时间分开,要在放血前3—5天服分解药,一般可以服汤药使两种血分清并成熟。所服的汤药一般是三果汤,即用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做成的汤,这是通用的。

(2)放血手术:可分为鼓脉、进刀、部位、选配穴位、观察血液象、出血量和急救或镇逆法等。

5.选穴配穴

藏医放血的选穴,讲究根据病证不同而定,也即辩证选穴。

6.放出血液鉴别

放血后,应对放出的血液认真进行观察,以鉴别这些血液的性质。如放出的血液颜色发黄,虚而不实,且有白色泡沫,血质也比较稀薄,表面上出现粘液、脓汁或胆汁者,则放出的血是病血。如果在凝结的血液表面有红黑色之花纹的,表明好血与坏血尚未分清,应当再服三果汤,使二者分幵后,再进行放血。

如果血液颜色黑而粗糙,出现黄色泡沫者属隆性血液;呈黄而稀且有脓味者,为赤巴性血液;呈现淡红色、稠而柔滑者为培根性血液;此外,血液颜色如朱砂或紫草茸汁者,都属正常血液。有这种血液出现者,不可放血。

7.放血量的掌握

总的原则是,当认定是放血的适应症后,对于体格壮实的病人,放血量可以略多些;而对于体质素虚或精气亏损的人,即使是适应症,也不宜多放。如放出的血液其状如脓水样,也不能认为是脓水而大量放出,以免遗留后患。

对一般病人来说,当放出的病血流净,出现好血时,应立即停止放血。但对于内脏疼痛、血病的刺痛以及欲使逆乱的血返回脉道正常地流动运行,而且患者情况良好时,可略多放一些;而对于增盛热、骚乱热所致的刺痛,四肢肿胀者,也可以多放一些血。

8.术中及术后反应的处理

对以下各种反应可分别处理。

(1)血不外流:其原因有躯体寒冷,放血刀不够锋利,过度饱食,切口太小,患者恐惧,皮肤皱褶,刚施行鼓脉就施术或过早松绑。这些情况都应注意避免。

(2)病血不流:多因热邪伏于脉道,使病血不得而出。遇到这种情况,应服下面这付汤药,即毛河子、诃子、余甘子、木通、五脉绿线蒿、木藤蓼、獐牙菜、白草乌、大株红景天、西伯利亚紫堇,煎汤,后凉服,并用热糌粑热熨及导汗,使血能外流。还有另一方,即毛诃子、河子、余甘子、白磠砂、丁香、螃蟹壳、硼砂,用酒送服上方药末,服药的时间以中午或子夜较好,服后可进热食,这样就能放出病血。

(3)血说不止:于放血处用冷水喷洒,再用浸在冷水中的净毡片浸湿后绑在放血处,应注意缚紧。

(4)创口种胀:可先试用青盐伴酥油,再加烧燎过的狗毛,敷在伤口。如无效,改用石花、甘松、香附、黄蒿共研细末,再加热糌粑在刀口处热敷之。

(5)术后昏厥:可在伤口处用烧肉发出之烟薰之,并饮热开水,然后用凉水喷洒在面部。如果昏迷较重,可改用动物的热鲜血灌之。

(6)术后生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用植物油涂擦伤口,并按摩,令患者口含红糖块,服红糖酒、骨头熬汤、肥肉汤等。

9.正常术后处理

放过血后,把缚带徐徐松开,再用拇指轻轻按压伤口,用冷而干净的小石卵按压,最后用干净棉花包扎,静止休息,不要活动。术后应禁酒3天,以免再生坏血病血。

10.放血优缺点

如手术做得好,适应症选择对症,则放血疗法效如桴鼓,具有止疼、去腐生新、根治脓液、使疮色转鲜的作用,它还具有使枯瘦者变丰满,肥胖者达到减肥的作用。其缺点是:当病血未完全放出,而留下一部分在体内,则可转化为黄水变为脓液,发为痞症、疖痈;如放血过多,耗伤正精,则可导致胃火衰微、水肿等症。此外,还有因为术者手术不佳而伤及正气,甚至把筋膜切断,伤及动脉等等,必须严格防止。

分享到:
上一篇:藏医学的治疗之械治   下一篇:藏医的火灸疗法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