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内科 > 外感热病 > 湿温 > 湿闭清阳型湿温

湿闭清阳型湿温

证候表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误治: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处方: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鉴别诊断: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有似伤寒,脉弦濡,则非伤寒矣。舌白,不渴,面色淡黄,则非伤暑之偏于火者矣。

病因病机:胸闷不饥,湿闭清阳道路也。午后身热,状若阴虚者,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与阴虚同一午后身热也。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

处方: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治则治法: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滋味之药治之,愈治愈坏

处方:三仁汤方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出处:《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卷)·湿温寒湿(篇)

原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有似伤寒,脉弦濡,则非伤寒矣。批:分明。舌白,不渴,面色淡黄,则非伤暑之偏于火者矣。胸闷不饥,湿闭清阳道路也。午后身热,状若阴虚者,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与阴虚同一午后身热也。批:此条人多误认阴虚,当知此理。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批:至理。解此二语,则于湿温思过半矣。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滋味之药治之,愈治愈坏。伏暑、湿温,吾乡俗名秋呆子,悉以陶氏《六书》法治之,不知从何处学来。医者呆,反名病呆,不亦诬乎!再按:湿温较诸温,病势虽缓而实重,上焦最少,病势不甚显张,中焦病最多,详见中焦篇,以湿为阴邪故也,当于中焦求之。三仁汤方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分享到:
上一篇:湿热郁久次传寒中型湿温   下一篇:湿郁阳气型湿温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