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实用型中药人才受欢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全体教师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提升自身教学与科研素养,以培养适应社会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己任,既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与理论,又重视学生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实用型中药人才深受医疗机构及医药企业欢迎。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先导
学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办学思路,中药系深入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调查研究,牢牢把握为社会和医药生产及流通产业服务的方向,加强校企联系与协作:校企合作共商育人大计,教学研讨共育技能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以省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这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药用植物鉴别与栽培技术》、《中药鉴定技术》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培养寓专业知识、技能、精神、品格于一体,德商、智商、情商、逆商并举,一专多能,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强沟通协作能力、较好岗位适应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实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的素养是关键
中药系采取了培养与引进并举、目标与激励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培养举措。近年来,中药系教师的质量、数量和结构都迈上了新台阶。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0人,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双师素质教师22人。另外,还聘用客座教授2人、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20余人。已形成了学术水平较高、协作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学团队,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系建设的“中药实践教学团队”、“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均被定为省级教学团队。中药鉴定学科被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成为目前全国高职高专中医药院校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该系教师主持建设的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在国内同类院校系部中位列前茅。
近年来中药系教师编写教材、论着、网络课件、视听教材 60余部。其中,由该系教师主编的《中药制剂分析技术》、《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5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炮制操作技能》录像片和“《中药炮制技术》配套多媒体课件”获教育部优秀课件奖;《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获全国中医药教育视听教材一等奖。
课堂打基础实践炼能力
中药系现有设备先进、门类齐全的实验实训室12个、精密仪器室1个、专业技能实训基地5个。配备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薄层色谱扫描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中药标本馆现有干药材标本1700余种、植物浸液标本1000余份、海洋药物标本400余份,植物蜡叶标本1万余份,方剂标本130余首,是全国中医药院校馆藏标本最多的数字化标本馆之一。药用植物园种植药用植物400余种,较好地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中药系现有药用植物品种繁多的青岛崂山、潍坊沂山等药用植物野外教学见习基地3处,中药制剂GMP实训基地1处,齐鲁制药、鲁南制药等条件优良的教学实习基地60余所,烟台中医世家、威海燕喜堂等设施完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5处,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断加强“三种能力”培养
中药系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成立了由专业教师指导的 “百草养生协会”、“医药商品营销协会”、“真伪药品鉴定协会”和“科研兴趣小组”等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全程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同时,鼓励学生组织并参与医药商品营销情景剧大赛、心理情景剧大赛、挑战智慧王大赛以及模拟招聘和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上,山东中医药高专参赛选手表现不俗。两名同学以包揽高职组个人总分前两名的佳绩获得一等奖;学校代表队以领先第二名20多分的较大优势名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近年举办的“全省卫生系统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全国首届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该校中药系师生均取得了优异成绩。